渣罐清理后的防腐處理需結合表面預處理、防腐材料選擇及規范施工流程,確保長期耐腐蝕與耐高溫性能,具體操作要點如下:
一、表面預處理
除銹與清潔
采用機械噴砂(Sa2.5標準)或動力工具打磨(St3標準)徹底清除罐體銹跡、氧化皮及殘留渣料,確保表面粗糙度符合涂裝要求。
使用有機溶劑(如丙酮或汽油)擦拭表面去除油脂污漬,必要時進行高壓水沖洗。
缺陷修復
對罐體裂紋、凹坑進行焊接修補,打磨至平滑過渡,避免應力集中。
二、防腐涂層選擇與施工
1. 底漆選擇
環氧富鋅底漆:通過鋅粉犧牲陽保護金屬基底,適用于高溫渣罐的初期防腐。
無機硅酸鋅底漆:耐高溫性能優異(可達400℃),適合冶金渣罐的高溫工況。
2. 中間漆與面漆搭配
中間漆:選用環氧云鐵中間漆,增強涂層厚度及屏蔽性,阻隔腐蝕介質滲透。
面漆:
聚氨酯面漆:耐候性強,適合暴露于室外環境的渣罐。
玻璃鱗片涂料:含玻璃鱗片的環氧樹脂涂層,抗滲透性及耐化學腐蝕性突出,適用于含酸堿渣液的工況。
陶瓷涂層:耐高溫(>500℃)且抗磨損,適合高溫鋼渣頻繁接觸的渣罐內壁。
3. 施工規范
分層涂裝:底漆、中間漆、面漆分層涂覆,每層干燥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涂層總厚度建議≥300μm。
環境控制:施工時環境溫度需在5~35℃,相對濕度≤85%,避免雨雪天氣作業。
噴涂工藝:采用無氣噴涂設備均勻覆蓋,重點處理焊縫及棱角部位,避免流掛、氣泡等問題。
三、特殊工況增強措施
耐高溫涂層:對接觸液態鋼渣的渣罐內壁,使用改性環氧陶瓷涂料或索雷重防腐材料(耐受-40℃~204℃冷熱循環及強酸介質)。
耐磨處理:在渣料沖刷頻繁區域增涂聚脲彈性體,提升抗磨損能力。
四、維護與檢測
定期檢查
每半年檢查涂層完整性,重點排查劃痕、鼓包及剝落區域,及時修補。
腐蝕監測
安裝電化學腐蝕監測探頭,實時評估涂層防護性能。
五、安全要求
施工人員需佩戴防毒面具及防護服,避免接觸有機溶劑揮發氣體。
受限空間作業時強制通風,并監測氧氣及可燃氣體濃度。
通過科學選材、規范施工及定期維護,可顯著延長渣罐使用壽命并降低維護成本。需根據渣罐介質成分、溫度及機械載荷綜合制定防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