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錠模的制作流程一般如下:
設計階段
- 產品設計:根據所需鋼錠的形狀、尺寸、重量及生產工藝要求,確定鋼錠模的內腔形狀、尺寸,設計合理的壁厚、加強結構等,同時考慮鋼錠模的脫模方式、吊運結構等細節。
- 工藝設計:依據產品設計,制定鑄造、鍛造或機械加工等工藝方案,確定各工序的工藝參數、工裝夾具及質量控制要點等。
原材料準備
- 材質選擇:根據鋼錠模的使用要求和性能特點,選擇合適的材料,如灰口鑄鐵、球墨鑄鐵、鑄鋼等,并檢驗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等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 配料計算:根據選定的材料和鋼錠模的性能要求,計算各種原材料的配比,確保熔煉出的金屬液成分符合要求。
制作成型
- 鑄造法:先制作模型和砂芯,然后進行配箱,再將熔煉好的金屬液澆注到鑄型中,待金屬液冷卻凝固后,進行開箱、清砂等操作。
- 鍛造法:將坯料加熱至合適的鍛造溫度,通過自由鍛造或模鍛設備對坯料進行多次鐓粗、拔長等變形操作,使其逐漸接近鋼錠模的形狀和尺寸,后進行切邊、沖孔等精整工序。
- 機械加工法:先將毛坯件進行粗加工,去除大部分余量,再進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采用車削、銑削、磨削等加工方式,保證鋼錠模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表面質量。
質量檢驗
- 外觀檢查:主要檢查鋼錠模表面是否有裂紋、砂眼、氣孔、缺肉等缺陷,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
- 尺寸精度測量:采用量具對鋼錠模的關鍵尺寸進行測量,如內腔尺寸、外徑尺寸、高度尺寸等,確保尺寸偏差在允許范圍內。
- 內部質量檢測:采用超聲波探傷、射線探傷等無損檢測方法,檢測鋼錠模內部是否存在裂紋、縮孔、疏松等缺陷。
表面處理與涂覆
- 表面清理:采用拋丸、噴砂等方法對鋼錠模表面進行清理,去除氧化皮、油污、雜質等,提高表面清潔度和粗糙度,增強涂層與基體的結合力。
- 涂覆防護層:根據鋼錠模的使用環境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涂覆材料,如耐高溫涂料、防銹漆等,采用噴涂、刷涂等方法在鋼錠模表面形成防護層,提高其耐腐蝕性、耐磨性和脫模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