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敏感肌以及護膚產品開發的事兒。
敏感肌是一種肌膚狀態,不是特定物質的接觸和作用,而是皮膚自身結構和感受神經的既定狀態。任何膚質中都可能有敏感性肌膚。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屏障功能受損、神經反應、炎癥反應。敏感肌是一個循序漸進、慢慢發展的過程,從輕度的干燥緊繃感、面部潮紅,到出現皮炎和濕疹等。
比較明顯的特征就是“面部干燥緊繃、紅血絲、動不動就發紅、時不時起疹子”?梢詫φ找幌,自己的皮膚是不是敏感肌。
皮膚微生態的穩定
皮膚微生態是指存在于皮膚部位的所有微生物種類及其遺傳信息和功能的集合。皮膚微生物群落具有豐富的多樣性。不同個體之間,同一個體內,外界微環境(如溫度、濕度、紫外線照射等)的差異都會影響微生物群落的差異。
皮膚微生態的穩定對于敏感肌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皮膚微生態的復雜性,多數研究集中于加強皮膚有益菌的防衛力量,如開發添加益生菌的產品或者添加益生元,間接促進有益菌的繁殖等。
另外一個途徑就是抑制有害菌的侵入,發揮此類功效的活性物比較多,大多數都是植物提取物,如馬齒莧提取物、紫草提取物、迷迭香葉提取物、廣藿香油、姜根提取物等。
皮膚屏障保護、修復
皮膚屏障的修復對于敏感肌護理來說是關鍵之匙,也是后續護理的基礎。屏障修復有兩條途徑,一個是加快角質形成細胞的角化,形成角質層,增加“磚塊”的量;另外一個,墻的結實程度在于“灰漿”的質量,恢復細胞間脂質就是非常有效的途徑。細胞間脂質的主要成分是多種神經酰胺、脂肪酸、膽固醇。
增加細胞間脂質的量,最直接的辦法是護膚品中添加相關的物質神經酰胺、脂肪酸、膽甾醇、鯨蠟硬脂醇、透明質酸鈉等,其他發揮屏障修復的活性物有羧甲基β-葡聚糖鈉、泛醇、野大豆蛋白、薔薇花提取物,除此之外呢,還有承擔“信使”的活性物,如肽類物質。
作用于抗炎通路的活性物
炎癥是指具有血管系統的活體組織對各種致炎因子引起損傷所發生的防御反應。
屏障受損的肌膚會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侵入,這樣會激活相應的受體產生炎性介質和炎癥因子,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炎癥反應,使得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甚至濕疹等皮膚問題。
那么添加一些具有抗炎功效的活性物也是敏感肌護理非常有效的途徑,這類活性物有β-葡聚糖、尿囊素、馬齒莧提取物、積雪草提取物、紅芒柄花根提取物、向日葵籽餅、芝麻籽粉、北美金縷梅水、母菊花提取物、油橄欖葉提取物、庫拉索蘆薈葉提取物等。
敏感肌護理原則:防曬、防曬、再防曬(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脆弱的皮膚再也承受不住紫外線的折騰了,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曬,顧及到涂抹防曬產品帶來的二次傷害,最好采用硬防曬(戴帽子、戴眼鏡、戴口罩)。
此外,減少潔面次數、停止化妝、減少卸妝水的使用、不使用有刺激性的潔面等方式也是敏感肌護理的一些方法和注意點,總之,就是要做好保護,減少刺激。
化妝品功效的發揮是基于所使用的功效原料的種類,也取決于這些原料的添加量以及配方的復配,更重要的是配方所發揮的功效。
那這些產品、配方的具體功效如何,就需要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進行測評。敏感肌產生的原因是多維度的,也是比較復雜的,那么基于細胞或者3D皮膚模型的體外檢測方法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加細分;诓煌男迯蜋C理所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屏障修復效果評估的方法
皮膚屏障修復評價的方法有基于2D的成纖維細胞和角質形成細胞,還有基于3D表皮模型的。
抗炎舒敏功效評估方法
抗炎舒敏功效評價方法體系較多,有傳統的動物實驗、人體斑貼實驗、細胞實驗和離體組織實驗,此外還有基于體外重組的3D皮膚模型試驗,每個實驗體系都有其科學型和局限性,整合多種實驗方法,從多維度、多指標來評估抗炎舒敏效果就是比較好的一個方式。
文中僅對方法評估方法體系做簡要介紹,不做過多深入的解讀,后續的專題文章中將對各種評估方法尤其是體外評估的方法做詳細介紹,可關注本公眾號后續發布內容。
敏感肌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最難搞的皮膚問題,用科學的方法做科學的事,文章對敏感肌可能的成因、敏感肌護理產品開發的思路和一些常見原料以及產品功效評估的方法作了簡要介紹,供大家進行參考和交流,各位有什么意見和問題可留言。
美麗洞察平臺是專為化妝品行業從業人員打造的綜合平臺,集日化行業信息、知識、 技術與資源共享為一體。歡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