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分析方法 > 煤樣與測定方法
煤樣與測定
一、煤樣
為確定某些特性而按規定方法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叫煤樣。
制備煤樣應注意以下幾點:
(l)分析煤樣一律按GB474《煤樣的制備方法》制備。在制備煤樣時,若在室溫下連續干燥1h后,煤樣質量變化不超過0.1%,則為達到空氣干燥狀態。
(2)煤樣應裝入嚴密的容器中,通?捎脦в袊烂艿牟A蛩芰先膹V口玻璃瓶。煤樣量占玻璃瓶總容量的1/2-3/4。
(3)稱取煤樣時,應先將其充分混勻,再進行稱取。
(4)接收煤樣時,應核對樣品標簽、通知單等,確認無誤后,再檢查樣品的粒度、數量是否符合規定,符合規定方可收樣。
二、煤樣測定
煤樣測定除特別要求外,每項分析試驗都應對同一煤樣進行二次測定。
為什么要進行二次測定?這是因為根據兩次測定結果,可以發現在測試過程中是否有
意外差錯,以保證結果的可靠性。二次測定值的差,如不超過規定限度(重復性限T),則
取其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否則,需進行第三次測定。如三次測定值的極差小于或等
于1.2T,則取三次測定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否則需要進行第四次測定。如四次
測定值的極差小于或等于1.3T,則取四次測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如極差大于
1.3T,而其中三個測定值的極差小于或等于l.2T時,取該三個測值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結
果。如上述條件均未達到,則應舍棄全部測定結果,并檢查儀器和操作,然后重新進行測定。
[例1-l]測定煤中灰分,二次測定值超過允許差,三次測定的數據是l0.00%、10.21%、10. 18%,T值為0.20,問如何報出結果?
解:因為10.21-10.00=0.21,1.2T=l.2×0.20=0.24,即0.21<1.2T
所以報出結果是 A =(10.00+10.21+10.18)/3=10.13%
[例1-2]測定一煤樣灰分,二次測定值超過允許差,得到的數據是10.03%、10.25%,第三次測定值為10.46%,三次極差大于l.2T,又進行第四次測定,測值為10.23%,問如何報出結果?
解:因為10.46-10.03=0.43,T為0.20,1.3T=l.3×0.20=0.26,即0.43>1.3T,所以四個數據不能平均報出,需要看其中三個測定值的極差是否小于或等于1.2T。
因為 10.25-10.03-0.22,1.2T=l.2×0.20=0.24,即0.22<1.2T
所以 A=(10.03+10.25+10.23)/3=O.17%
但 10.46-10.23=0.23<1.2T
所以 A=(10.25+10.23+10.46)/3=10.31%
那么分析結果應該是10.17%還是10.31%?國標沒作規定,我們認為以這二個結果的
算術平均值報出較為合理,即
A=(10.17+10.31)/2=1O.24%,A值以10.24%報出
凡需根據水分測定結果進行校正和換算的分析試驗,應同時測定煤樣的水分。如不能同時進行,兩者測定也應在煤樣水分不發生顯著變化的期限(最多不超過7d)內進行。
三、數據修約
煤質分析采用“四舍六人,五單雙”法進行數據修約。凡末位有效數字后的第一位數字大于5,則在前一位上增加1,小于5則舍去。末位有效數字后邊的第一位等于5,而5后面的數字并非全部為零時,則在5前面一位增加1,5后面的數字全部為零時,如5前面一位數為奇數,則增加1;如5前面一位為偶數,則將5舍去。所舍去的數字為兩位以上數字時,不應連續進行修約。
例如,煤的灰分測定結果要保留兩位小數,那么以下數字的修約結果為:
15.2544修約為15.25; 15.2560修約為15.26;15.2550修約為15.26; 15.2650修約為15.28;15.265l修約為15.27;15.2549修約為15.25。
有人把數字修約規則編成一句順口溜,以便能熟記:六要上,四要舍,五后有數進為一,
五后無數看單雙,奇數在前進為一,偶數在前全舍光,數字修約有規定,連續修約不應當。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鶴壁市鼎盛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