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分析方法 > 動態色譜法與靜態容量法測試原理簡介
動態色譜法 | 靜態容量法 | |||
測試原理 | | | ||
向樣品管內連續通入一定比例的載氣(He)和吸附質氣體(N2)的混合氣體,在低溫下(液氮。┦箻悠肺狡胶,升溫,使被樣品吸附的N2分子脫附出來,混合氣體濃度發生變化,被檢測器檢測,得到待測樣品吸附量; 調節載氣與吸附質氣體的比例得到不同的分壓點,反復進行上升、下降液氮杯進行吸附脫附,測得不同分壓下的吸附量; 由于測試過程中一直有一定流速的氣體流過待測樣品,待測樣品充當類似色譜柱中吸附劑的角色,故叫動態色譜法; | 在低溫(液氮。l件下,向樣品管內通入一定量的吸附質氣體(N2),通過控制樣品管中的平衡壓力直接測得吸附分壓,通過氣體狀態方程得到該分壓點的吸附量; 通過逐漸投入吸附質氣體增大吸附平衡壓力,得到吸附等溫線;通過逐漸抽出吸附質氣體降低吸附平衡壓力,得到脫附等溫線;相對動態法,無需載氣(He),無需液氮杯反復升降; 由于待測樣品是在固定容積的樣品管中,吸附質相對動態色譜法不流動,故叫靜態容量法; | |||
測試過程 | | | ||
測試范圍 | 分壓5%~95%,對應孔徑范圍1.29-50nm, 比表面0.01m2/g以上 | 分壓0.0001%~99.6%,對應孔徑范圍0.35-500nm, 比表面0.01m2/g以上 | ||
測試耗時 | 參比法比表面,15min/3個樣品 單點BET比表面約20-30min/4個樣品, 5點BET比表面約120min/4個樣品; | 單個分壓點約3-10min, 5點BET比表面約20-40min, 40個吸附脫附點約3-10小時 | ||
等溫線類型 | 吸附等溫線 | 吸附等溫線、脫附等溫線 | ||
是否需要抽真空 | 是 | 是 | ||
優劣勢 | 適合比表面分析測試,比表面分析速度快,準確度好,分辨率高,尤其針對中小比表面樣品,如電池材料、有機材料、金屬粉體等,比表面分析下限低,重復性高。由于分壓范圍低、不能測試真正的脫附等溫線等限制,不適合做孔徑分析。 | 適合比表面及孔徑分析,尤其對中大比表面和孔隙發達的樣品分辨率、準確度高,適合催化劑、分子篩等多孔、比表面較大樣品的比表面及孔徑分布分析測試; ; |
------貝士德儀器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