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交流 > 煤炭產業轉型 發展提速
在煤炭企業競相崛起、發展時不我待的今天,“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進一步深深烙印在各個煤炭企業的身上,也踐行在他們的實際發展中。就陽煤集團而言,過去的五年,是開疆拓土、奮力趕超的五年,更是跨越發展、轉型提速的五年。無論其發展戰略幾經調整,推動煤炭、化工主導產業跨越發展,帶動鋁電、建筑建材地產、裝備制造、貿易服務輔助產業高速發展,“穩健經營、跨越發展”始終是其不變的核心。
“十一五”期間,陽煤集團老礦挖潛、新井建設、聯營整合地方煤礦三路并進,煤炭產業繼續保持強勢發展。尤其是2008年以來,陽煤集團整合重組地方煤礦73座28個包,規劃產能增加到8000萬噸以上,現有和在建產能增加到億噸以上。在總量增長的同時,煤炭主業實現區域化大擴張,形成了陽泉、晉東、壽陽、晉北和晉南五個煤炭生產大基地,煤礦數量由17個增加到45個,分布區域迅速擴張至全省6地市15個縣區,煤炭資源儲量由2005年的37億噸增加到目前的168億噸。
2008年,隨著“強煤強化”戰略的強力實施,陽煤集團先后兼并收購了豐喜集團、正元集團、深州化工、齊魯一化等,并啟動了昔陽電石項目、和順尿素項目,最近又成功托管了太化集團,盂縣化工項目進入整合重組程序,形成了含煤層氣分公司在內的生產和在建化工企業共15家,分布在山西、河北、山東三省。通過全方位擴張,陽煤集團煤炭化工企業數量從2005年的1個增加到15個,從業人員從3700人增加到36000人,化工產品從10種增加到80多種,產品產能從33萬噸增加到1047萬噸,銷售收入從20億元增加到142億元。
如今,在陽煤集團,煤炭和煤化工兩大主導產業,通過近幾年的一連串收購兼并,已初步完成在國內的資源儲備和產業布局,帶動企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一組數字可以詮釋:銷售收入從2007年的226億元起步,年增百億元,到年增200多億元,2010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750億元,其中煤炭產業完成229億元,化工產業和其他輔助產業完成520億元,相當于三年再造了“兩個陽煤”。
此外,陽煤集團以突出循環經濟為特點調整了鋁電工業發展方式,以加強研發設計和銷售為重點重組整合了裝備制造業,通過整頓、重組、新建和機制轉換,大力振興以建筑地產、貿易服務、賓館旅游、設計勘探、生產生活服務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輔助產業的強勢發展加之化工產業的異軍突起,使得陽煤集團產業結構從昔日的“一煤獨大”發展到“半壁江山”,一直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多元化強勢發展的國有大型企業集團脈絡日漸明朗,產業轉型得到了跨越式發展。
“五年雙千億”、“五年再造兩個陽煤”宏偉目標的確定,陽煤集團發展再次迎來了關鍵期。該集團總經理趙石平告訴記者,煤炭產業將按照五大基地、億噸目標和規;、現代化、潔凈化、安全高效的方向,按照省內外統籌布局、擴大資源占有和優化煤質煤種格局的原則,繼續加快發展,確保“十二五”末煤炭產能達到1.3億噸,建設中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し矫鎸嵤┐蠊、基地化戰略,堅持農用、基礎、高端、新材料產品四頭并進,到“十二五”末,完成太化集團搬遷,推進化工板塊和煤層氣板塊上市,新型煤化工和精細化工產品規模突破300萬噸,最終形成2000萬噸終端產品產能,消化煤炭2000萬噸以上,煤層氣利用總純量19億立方米,建成陽泉、太原、晉東、運城、臨汾、晉北、河北、山東八大生產基地,成為山西最大、中國五強煤炭化工企業。
事實上,不僅是兩大主業,每一項輔業也都有著各自遠大的發展目標和精細的發展布局。然而,必須要強調的是,無論是煤炭主業還是“非煤”產業,安全、科技、人才始終是陽煤集團60多年發展的關鍵詞。無論是“安全為天”的指導思想,還是過去五年間,煤炭、化工兩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四個省級技術中心的建成,5.5億元科研資金的累計投入,抑或是“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都是引領陽煤集團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更是其轉型跨越必不可少的支撐力。
記者發現,在該集團“十二五”規劃中,伴隨著產業的發展布局,安全、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撐作用、發展目標得到進一步強化。這必將為陽煤集團“強煤強化,五年雙千億”目標的實現提供積極的智力支持。長遠而言,也將對陽煤集團未來轉型跨越、提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量熱儀 測硫儀 煤炭化驗設備 煤炭化驗儀器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鶴壁市新天科煤質儀器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