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也是我國走向世界、引領全球的優勢產業之一。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新一代鋼鐵人要推動鋼鐵行業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5月29日—31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讀書班暨學習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指出,科技創新支撐中國鋼鐵由小變大變強,也決定中國鋼鐵未來。
2022年發布的《鋼鐵企業研究院院長上海共識》從服務國家戰略的鋼鐵材料升級、關鍵材料供應、鋼鐵產業智能化轉型,堅持綠色發展的落實“雙碳”部署、建立清潔生產環境友好企業、實現全流程極致能效和加強協同創新的建立產業鏈合作、原創性技術突破、共建原創技術策源地3個維度9個方向提出了目標共識。姜維在全面系統闡釋了工藝流程進步、鋼鐵產品進步、冶金建設進步、綠色發展進步、信息化數字化進步、標準質量進步等在推動中國鋼鐵工業由小變大變強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同時表示,“卡脖子”材料問題、工業軟件問題、共性技術研發問題、上下游協同發展問題、原創未來關鍵技術問題等影響著中國鋼鐵工業的高質量發展等問題的解決方案,決定著中國鋼鐵的未來。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認為,一直以來,鋼鐵工業支撐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伴隨下游行業發展,鋼鐵行業出現結構性變化。近兩年來,中國鋼鐵消費下滑明顯,預計幾年中國粗鋼消費量將呈震蕩下降趨勢。同時,鋼鐵需求結構性變化態勢明顯,鋼結構、風光電和新能源汽車用電工鋼等領域未來需求將呈現增長,汽車用鋼將有增有減對鋼鐵企業的投資方向將產生重大影響。
駱鐵軍介紹說,通過近期的調研,企業普遍認為,當前鋼鐵市場不太可能如2008及2015年后迎來新一輪上升走勢。從房地產市場震蕩下行拐點顯現、出口導致鋼材間接出口下降、財政貨幣政策邊際效應減弱三方面分析,粗鋼消費量、產量難以再創新高。并且,房地產是影響鋼鐵需求的關鍵變量,螺紋鋼是影響鋼材總體價格走勢的標桿。如全行業不進行有效的產量控制,未來鋼鐵行業可能在微利邊緣徘徊,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
基于對未來鋼材需求和結構變化趨勢的判斷,駱鐵軍分享了對鋼鐵行業發展方向的五點思考:一是強化行業自律,要從供給側下功夫,維持供需平衡;二是綠色低碳促進了電爐建設和廢鋼大量使用;三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將對推動高質量鋼材需求產生深遠影響;四是高檔次鋼材產品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五是單一螺紋鋼生產企業生存壓力加大,專精特新企業將更具生命力。
姜維強調,政府機構是推動行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鋼鐵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研究機構是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上下游產業鏈是科技創新的協同力量。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應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搭建平臺促進交流、加強組織促進合作、競賽評選推動創新、服務創新形成合力,把四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推動科技創新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