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易推廣資訊 > 科技動態 > 5g時代來臨,云化機器人的春天將來臨
關注易推廣,獲取最前沿儀器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2019/7/24 來源: 中國機電網 閱讀次數:13219
“傳統機器人的效率為什么很低?因為它將環境中的人當做障礙物。”在近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的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朱曉蕊如是說。她認為,隨著5g時代的到來,具有社交屬性的云化機器人將在未知的環境中,具有學習人類行為的能力,進而可以增強機器人的智能理解和智能決策能力,為大規模商用奠定了基礎。
“上云”讓機器人大規模商用成為可能
“未來智能機器人將有怎樣的趨勢?”在此次峰會上,朱曉蕊拋出這個問題,多位嘉賓就這個前沿話題進行“頭腦風暴”。朱曉蕊曾任深圳大疆科技首席科學家、創始董事,孵化出知名激光雷達廠商深圳速騰聚創并任首席科學家、聯合創始人。
朱曉蕊表示,隨著智能系統的感知能力和行動能力日益增強,人與智能系統的日益融合,即人機共融系統。一方面,這個智能系統必須具備內部進化能力,而單一的計算平臺是不可能實現的,其需要機器人在云端的計算平臺之間交互,另一方面智能系統還要具備外部進化的交互,并逐步具備社交機器人的概念。
而在此之前,移動機器人或者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存在工作范圍受限、業務覆蓋受限、提供服務受限、運維成本高等問題,特別是把環境中的人當做障礙物,導致在人群密集的環境中失效。“這些看起來是應用層面的問題,但具體到技術層面,就需要大量的數據來描述周邊環境,還需要機器人適應動態場景,如檢測和跟蹤靜態或者動態的物體,此外,由于長時間運行,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和更強的運算能力,這些靠機器人單機智能是很難實現的”。
朱曉蕊介紹,早在幾年前就嘗試在深圳西麗片區做云移動機器人,經過幾年的迭代,已經從開始到現在13公里長道路,平均定位誤差在厘米級,但距離實際應用還差很遠,其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就是通信方式,即目前應用的是4g網絡,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高帶寬、低延時、高并發的通信網絡,云、網、端三位一體的云機器人,才可能真正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5g帶來的變革不止于此。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二科副主任醫師王斐則介紹,其與康多機器人、華為、福建聯通等一起做了世界上首例基于5g通信技術的遠程動物手術實驗,和過去光纜條件下的遠程手術最大的區別是布置的靈活性,將來一個醫生坐在辦公室可以同時監督、實施多臺手術,在極端情況下多個外科醫生協同完成同一臺手術。
機器人商用未來將以租賃為主
未來,機器人除了具有感知能力實現智能協作,還具有理解和決策的能力,達到自主的服務。而云化機器人的出現,助力機器人規;渴,從而降低價格成本,實現大規模商用。
不僅是技術的突破,運營模式的改變也為商業化帶來可能。擎朗機器人ceo李通介紹,機器人價格昂貴,但是通過3000元/臺/月的租賃,該公司已經讓數千臺機器人在各種大小餐廳當中應用,“機器人在商業環境當中未來一定是以租賃為主,以運營為核心,從安裝、部署到系統維護,都將由第三方來解決”。
根據中國移動、華為無線應用場景實驗室、軟銀等共同發布的云化機器人白皮書指出,隨著云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機器人能力的增強,云化機器人有望在未來幾年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2016年-2020年全球云化機器人總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臺;到2025年,家庭云化機器人的滲透率將達到12%,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從物流機器人到監控機器人,從娛樂教育機器人到家務機器人,云化的優勢將逐漸體現出來。
云化機器人也成為各地搶占的新興產業。近日,上海市發布《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動計劃(2019—2021年)》,鼓勵支持5g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集成創新與應用,重點探索5g在物聯網、工業ar、云化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引導制造型企業利用5g高帶寬、低時延的技術優勢,建設基于5g的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提高柔性制造水平和生產過程可控性。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 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 ,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