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大氣污染監測儀器 > 產品老化試驗的同時進行功能測試試驗
為什么要在老化時進行測試
在老化階段進行半導體測試之所以有意義有多種原因,在探討這些原因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測試”的真正含義。
一般半導體測試要用到昂貴的高速自動測試設備,在一個電性能條件可調的測試臺上對半導體作測試。它還可以在標稱性能范圍之外進行,完成功能(邏輯)和參數(速度)方面的測試,像信號升降時間之類的參數可精確到皮秒級。也許是因為可控測試環境只有一個器件作為電性負載,所以信號轉換很快,能夠進行真實的器件響應參數測量。
但在老化的時候,為提高產品的產量最好是能夠同時對盡可能多的器件作老化。為滿足這一要求,可把多個器件裝在一個大的印刷線路板上,這個板稱為老化板,它上面的所有器件都并聯在一起。大型老化板的物理電氣特性不能和只測試一個器件的小測試臺相比,因為老化板上的容性和感性負載會給速度測試帶來麻煩。所以我們通常無法用老化進行所有功能測試。不過在某些情況下,運用特殊的系統設計技術在老化環境下進行速度測試也是可能的。
老化系統中的“測試”可以指任何方面,從對每一器件每一管腳進行基本信號測試,到對老化板上的所有器件作幾乎100%功能測試,這一切均視器件復雜性及所選用的老化測試系統而定?梢哉f對任何器件進行100%功能測試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但是這樣采用的方法可能會減少老化板上的器件密度,從而增加整體成本并降低產量
在老化中進行測試的好處有:
1.將耗時的功能測試移到老化中可以節約昂貴的高速測試儀器的時間。如果老化后只進行參數測試及很少的功能測試,那么用現有設備可測試更多器件,僅此一點即可抵消因采用老化測試方案而發生的費用。
2.達到預期故障率的實際老化時間相對更短。過去器件進行首批老化時都要先經過168小時,這是人們期望發現所有早期故障的標準起始時間,而這完全是因為手頭沒有新器件數據所致。在隨后的半年期間,這個時間會不斷縮短,直到用實驗和誤差分析方法得到實際所需的老化時間為止。在老化同時進行測試則可以通過檢查老化系統生成的實時記錄及時發現產生的故障。盡快掌握老化時間可提高產量,降低器件成本。
3.及時對生產工藝作出反饋。器件故障有時直接對應于某個制造工藝或者某生產設備,在故障發生時及時了解信息可立刻解決可能存在的工藝缺陷,避免制造出大量不合格產品。
4.確保老化的運行情況與期望相符。通過監測老化板上的每個器件,可在老化一開始時就先更換已經壞了的器件,這樣使用者可確保老化板和老化系統按預先設想的狀況運行,沒有產能上的浪費。
老化測試系統類型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老化測試系統實現方法,除了老化系統生產廠商制造的通用型產品外,半導體廠商也在內部開發了一些供他們自己使用的此類系統。大多數系統都采用電腦作主機,用于數據采集和電路基本控制,而一些非計算機系統只能用LED作為狀態指示器,需要人工來收集數據。
為了能對老化板上的每一器件作獨立測試,必須要在老化系統控制下將每個器件與其他器件進行電性隔離。存儲器件非常適合于這種場合,因為它們被設計成按簇方式使用并帶有多路選通信號,而邏輯器件則可能無法使用選通信號,這使得在老化系統中設計通用邏輯測試會更難一些。因此針對不同器件類型存在不同的邏輯老化系統是很正常的。
邏輯器件老化測試
邏輯器件老化測試是兩類系統中難度最大的,這是因為邏輯產品具有多功能特性,而且器件上可能還沒有選通信號引腳。為使一種老化測試系統適應所有類型的邏輯器件,必須要有大量的輸入輸出引線,這樣系統才能生成多引腳器件通常所需的多種不同信號。老化系統還要有一個驅動板,作為每個信號通路的引腳驅動器,它一般采用較大的驅動電流以克服老化板的負載特性。
輸出信號要確保能夠對需作老化的任何器件類型進行處理。如果老化板加載有問題,可以將其分隔成兩個或更多的信號區,但是這需要將驅動板上的信號線數量增加一倍。大多數并行輸出信號利用專用邏輯、預編程EPROM、或可重編程及可下載SRAM產生,用SRAM的好處是可利用計算機重復編程而使老化系統適用于多種產品。
邏輯器件老化測試主要有兩種實現方法:并行和串行,這指的是系統的輸入或監測方式。一般來說所有邏輯器件測試系統都用并行方式把大量信號傳給器件,但用這種方式進行監測卻不能將老化板上的每一個器件分離出來。
·并行測試法
并行測試是在老化過程中進行器件測試最快的方法,這是因為有多條信號線連在器件的輸入輸出端,使數據傳輸量達到最大,I/O線的輸入端由系統測試部分控制。并行測試有三種基本方式:各器件單選、單引腳信號返回和多引腳信號返回。
·各器件單選如果老化板上的器件可以和其他器件分離開,系統就可通過選擇方法分別連到每一個器件上,如使用片選引腳,所有器件都并聯起來,一次只選中一個器件生成返回信號(圖2)。系統提供專門的器件選擇信號,在測試過程中一次選中一個,老化時所有器件也可同時被選并接收同樣的數據。
用這種方法每個器件會輪流被選到,器件和老化系統之間的大量數據通過并行總線傳輸。該方法的局限是選中的器件必須克服老化板及其他非選中器件的容性和感性負載影響,這可能會使器件在總線上的數據傳輸速度下降。
·單引腳信號返回這個方法里所有器件都并聯在一起,但每個器件有一個信號返回引腳除外,所有器件同時進入工作狀態,由系統選擇所監測的器件并讀取相應的信號返回線。該方法類似于串行測試法,但信號引腳一般檢測的是邏輯電平,或者是可以和預留值比較的脈沖模式。檢測到的信號通常表示器件內部自檢狀態,它存在器件內以供測試之用,如果器件沒有自檢而只是單純由系統監測它的一個引腳,那么測試可信度將會大大降低。
·多引腳信號返回該方法和單引腳信號返回類似,但是從每個器件返回的信號更多。由于每個器件有更多信號返回線,所以這種方法要用到多個返回監測線路。而又因為必須要有大量返回線路為該方法專用,因此會使系統總體成本急劇增加。沒有內部自檢而且又非常復雜的器件可能就需要用這種方法。
·串行測試法
串行測試比并行測試操作容易一些,但是速度要慢很多。除了每個器件的串行信號返回線,老化板上的每個器件通常都并聯在一起。該方法用于有一定處理功能并可通過一條信號返回線反映各種狀態的器件。測試時傳送的數據必須進行解碼,因此老化板上應有數據處理系統。
·RS-232C或同等協議一種串行監測方法是在老化板上采用全雙工RS-232C通信協議,所有器件的其他支持信號(如時鐘和復位)都并聯在一起(圖3)。RS-232C發送端(TxD)通常也連到所有器件上,但同時也支持老化板區域分隔以進行多路復用傳輸。
每個器件都將信號返回到驅動板上的一個RS-232C接收端(RxD),該端口在驅動板上可以多路復用。驅動電路向所有器件傳送信號,然后對器件的RxD線路進行監控,每個器件都會被選到,系統則將得到的數據與預留值進行比較。這種測試系統通常要在驅動板上使用微處理器,以便能進行RS-232C通信及作為故障數據緩沖。
·邊界掃描(JTAG): 邏輯器件老化的最新趨勢是采用IEEE 1149.1規定的方法。該方法也稱為JTAG或邊界掃描測試,它采用五線制(TCK、TDO、TDI、TMS及TRST)電子協議,可以和并行測試法相媲美。
采用這種方法時,JTAG測試端口和整個系統必須要設計到器件的內部。器件上用于JTAG測試的電路屬于專用測試口,用來對器件進行測試,即使器件裝在用戶終端系統上并已開始工作以后,該測試口還可以使用。一般而言,JTAG端口采用很長的串聯寄存器鏈,可以訪問到所有的內部節點。每個寄存器映射器件的某一功能或特性,于是,訪問器件的某種狀態只需將該寄存器的狀態數據串行移位至輸出端即可。
采用同樣技術可完成對器件的編程,只不過數據是通過JTAG端口串行移位到器件內部。IEEE 1149.1的說明里詳細闡述了JTAG端口的操作。
存儲器老化
存儲器老化和測試的線路實現起來相對簡單一些,所有器件通過統一方式寫入,然后單獨選中每個器件,將其存入的數據讀出并與原來的值對照。由于具有控制和數據采集軟件以及故障數據評估報告算法,所以存儲器老化測試對生產商非常有用。
大多數存儲器件支持多個選通引腳,因而老化測試系統采用簇方式讀回數據。某些系統具有很寬的數據總線,每一簇可同時讀取多個器件,再由電腦主機或類似的機器對器件進行劃分。增加老化板上的并行信號數量可提高速度,減少同一條并行信號線所連器件數,并且降低板子和器件的負載特性。
·易失性存儲器(DRAM和SRAM)
易失性存儲器測試起來是最簡單的,因為它無需特殊算法或時序就可進行多次擦寫。一般是所有器件先同時寫入,然后輪流選中每個器件,讀回數據并進行比較。
由于在老化時可重復進行慢速的刷新測試,因此DRAM老化測試能夠為后測工藝節省大量時間。刷新測試要求先將數據寫入存儲器,再等待一段時間使有缺陷的存儲單元放電,然后從存儲器中讀回數據,找出有缺陷的存儲單元。將這部分測試放入老化意味著老化后的測試工藝不必再進行這種很費時的檢測,從而節省了時間。
·非易失性存儲器(EPROM和EEPROM)
非易失性存儲器測試起來比較困難,這是因為在寫入之前必須先將里面的內容擦除,這樣使得系統算法更困難一些,通常還必須使用特殊電壓來進行擦除。不過其測試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把數據寫入存儲器再用更復雜的算法將其讀回。
老化測試系統性能
有許多因素會影響老化測試系統的整體性能,下面是一些主要方面:
1.首先是測試方法的選擇。理想的情況是器件在老化工藝上花費的時間最少,這樣可以提高總體產量。惡劣的電性能條件有助于故障加速出現,因此能快速進行反復測試的系統可減少總體老化時間。每單位時間里內部節點切換次數越多,器件受到的考驗就越大,故障也就出現得更快。
2.老化板互連性、PCB設計以及偏置電路的復雜性。老化測試系統可能被有些人稱為高速測試,但是,如果機械連接或老化板本身特性會削弱信號質量,那么測試速度將會是一個問題。如像過多機電性連接會增大整個系統的總電容和電感、老化板設計不良會產生噪聲和串擾、而很差的引腳驅動器設計則會使快速信號沿所需的驅動電流大小受到限制等等,這些都僅是一部分影響速度的瓶頸,另外由于負載過大并存在阻抗、電路偏置以及保護元件值的選擇等也會使老化的性能受到影響
3.計算機接口與數據采集方式。有些老化測試系統采用分區方法,一個數據采集主機控制多個老化板,另外有些系統則是單板式采集。從實際情況來看,單板式方法可以采集到更多數據,而且可能還具有更大的測試產量。
4.對高速測試儀程序的下載及轉換能力。有些老化測試系統有自己的測試語言,對需要做100%節點切換的被測器件不用再開發程序;而有些系統能夠把高速測試儀程序直接轉換到老化應用上,可以在老化過程中進行更準確的測試。
5.系統提供參數測試的能力。如果老化測試系統能進行一些速度測試,那么還可得到其他一些相關失效數據以進行可靠性研究,這也有助于精簡老化后測試工藝。
6.根據時間動態改變測試參數的能力,如電壓與頻率。如果老化測試系統能夠即時改變參數,則可以加快通常屬于產品壽命后期階段故障的出現。對于某些器件結構,直流電壓偏置及動態信號的功率變動都可加速出現晚期壽命故障。
7.計算機主機與測試系統之間的通信。由于功能測試程序非常長,因此測試硬件的設計應盡可能提高速度。一些系統使用較慢的串行通信,如RS-232C或者類似協議,而另一些系統則使用雙向并行總線系統,大大提高了數據流通率
結束語
在老化過程中進行測試會帶來一些成本問題,但最困難的是找出一個測試方法完成器件所有可能的測試項目。
對邏輯產品而言,JTAG法是一種最通用的老化測試方式,因為器件上的測試端口是一致的,這樣老化硬件線路就可保持不變。
對存儲器而言,在小批量情況下,最好是能有一種對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儲器都能進行處理的測試系統;而在大批量情況下,則最好是采用不同的系統以降低成本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東莞市高邦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