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儀
目前科研領域關于血流量的測定總的來說有血管血流(最細可測到0.5毫米最粗20毫米)、組織血流(毛細血管血流、微循環血流),之分。
血管血流的測量設備是超聲多普勒血流儀(ultrosonic doppler flowmetery),通常是分離出動物血管(如頸總動脈、股動脈、腸系膜上動脈等),用超聲探頭貼在血管上,完成血流量、流速、心率等血流動力學方面的測量。該種方法所測數值是絕對值。
美國及其他國家生產的超聲多普勒血流儀有著很長時間的歷史,性能比較穩定,但是必須與進口的多道生理儀連接才能進行數據儲存和分析。
Gene&I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國生產的超聲多普勒血流儀則可以直接與電腦 連接無需多道生理儀,為實驗室省下了大約5萬元以上的經費。
組織血流(微循環血流、毛細血管血流):對于0.5毫米以下血管到肉眼無法看見的毛細血管血流量的測量一直沒有好的辦法,以前通過打熒光標記來測量。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激光多普勒血流儀(laser doppler flowmetry),用于微血管血流測量?梢詫⑻筋^貼在皮膚表面或者用針式探頭插入深部(如:顱內海馬等區域、通過插管到達胃腸璧等)。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儀(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er),可以觀察到50cmx50cm的范圍內的血流變化,呈二圍圖像
Gene&I乾元生命科學引進英國先進技術進入中國大陸地區之前,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有以下不足之處:
1、掃描速度慢,由于逐點掃描,一幅大圖掃描下來需要數分鐘致數十分鐘,而這時的微血管血流早已改變。
2、無法實現實時監測(non-realtime),只能以多幅照片顯示。
3、對于較深部的組織無法監測。無法實現相同范圍縱向多層血流情況對比。
2006年,Gene&I從英國引進的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設備就克服了以上說的3 大缺陷,這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技術:
1、從點掃描到快速線掃描。速度增快了數十倍(根據掃描范圍大小決定)。
2、可以實現full-field realtime 的實時檢測。英國人預計此種技術將會為神經科學、生理學、臨床醫學等帶來重大突破。
3、實現了雙波長雙層掃描,同時對比不同深度的組織血流量情況。
從有創、無創角度可以分為有創測量和無創測量,
普通激光多普勒血流儀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儀都可以分別完成無創和有創測量。普通ldf通過不同探頭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