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爐膛內的錐體形狀能清楚看到時(700-800℃)。應先觀察灰錐的形狀,如灰錐的高度、錐尖等,以便觀察DT做原錐。煤炭檢測設備
(2)、觀察DT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當錐尖開始旋轉時,溫度為DT。
2)當錐尖開始轉動時,溫度為DT,但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一些灰色樣品,曲線仍然很尖銳,沒有任何圓角的跡象,此時還沒有達到DT。
3)對于一些高熔點煤灰(ST一般大于1400℃),在加熱過程中,錐尖會在較低溫度下開始輕微彎曲,然后變直,然后在一定溫度下再次彎曲。這里要小心。一次彎曲通常是由于灰錐局部熔化造成的,而是由于灰的結晶水流失造成的,所以此時的溫度不是DT,而二次彎曲的溫度應該是DT。
4)有時整個圓錐會傾斜,但圓錐不會改變;蛑谱鲌A錐時力不均勻造成的,此時間不記為DT。
(3)、觀察ST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錐體彎曲到與托板接觸點變成球形時的溫度為ST。
2)在某些情況下,錐的高度已經等于(或低于)基線長度,但沒有變成球形,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圣如果有時錐從正面或背面的底部,但觀察者只能看到底部的錐形(例如,一個三角形),那么塊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底部的長度,那么溫度不是ST。
3)當幣體發生坍塌時,應重新確定灰色樣本。因為錐體坍塌時,其側面與托盤接觸,錐體與托盤的接觸面積大于錐體坍塌時的接觸面積,也就是說錐體坍塌后,錐體的受熱面積更大。所以有時相同的樣品,沒有坍塌的灰錐沒有達到凝視狀態,而相同的溫度,坍塌的灰錐已經達到ST狀態。因此,灰錐坍塌后的結果是不準確的。
(4)、觀察FT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試件熔解成液體或成形成高度小于1.5m的薄層時的溫度為FT。
2)當樣品表面有亮線時。此時樣品已經融化成液體。
3)到達st后,樣品表面有明顯的波動現象,說明樣品已經變成液體。此時,即使試件高度在1.5mm以上,此時的溫度也應記錄為。
4)部分煤灰在高溫下顯著下降,幾乎消失,但沒有“展開”成薄層,此時記錄為FT。
5)當圓錐體坍塌時,應重新測量灰色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