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產品說明 > 致敬高溫、中暑和熱射病威脅下的勞動者 -說說三伏天里的高溫癥認知誤區和救命措施
三伏即將過去,但高溫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立秋已過,但端炎熱天氣持續在全國很多城市發生:
——上海,超高40℃的天數已經打破了150年以來的紀錄!
——重慶已經連續3天超過40℃,未來周可能打破持續40℃天數的紀錄;
——杭州已連續22天高溫,未來7天大概率也會打破高溫天數的紀錄;
——合肥、武漢、南京等城市將會出現個40℃天氣;
——長沙、南昌、成都、福州未來周會繼續承受高溫的糾纏,湖北竹山44.3℃刷新了湖北高氣溫紀錄
在炎熱的天氣里,很多人沒法像我們躲進空調屋里,他們是那些在端炎熱天氣下堅守線的勞動者,包括快遞小哥、送餐小哥、消防隊員、餐飲業廚師、地面作業的廠礦工人、建筑工人、筑路工人、鐵路巡路工、高溫車間工人等。他們始終堅持線,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心疼!
以新聞里聽說熱浪襲擊美麗國或者阿三國,多少人因高溫死亡,我們會覺得不可思議,有那么嚴重嗎?如高溫來襲我國多個城市,國內有同胞真的熱倒了,所以天必須得鄭重的說說這些事。
這篇文章,希望糾正下廣大勞動者可能存在的認知誤區。但更主要的,特別希望提醒用工單位,高溫工作環境下,無知等于玩忽職守,無知會加劇天災背后的人禍。盡管多位工人已經熱倒在工作崗位上了,但至從沒聽說哪個用工單位的管理者大熱天躲屋里吹著空調結果熱死了。用工單位的決策可能會直接影響工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所以在高溫來襲時格外負起責任。
記得幾年,在西安做測量時,測量場地是個廢棄的鐵皮籃球館,戶外溫度40℃時,館內溫度達到43℃,我聽說后非常揪心。記得那時到周末就飛到西安,直接打車到鐵皮房子里。大家看到我來了都很開心,讓我去空調屋里涼快會兒。我說,我過來雖然幫不上多大的忙,但是至少和大家同甘共苦,至少可以請大家吃冰棍兒。其實我還有個意思,我需要守在線體會高溫,把自己感受到的需求轉化為預防措施和行動,當我熱的受不了時,干活的兄弟們其實也是樣樣的,必須及時安排輪換休息。我非常慶幸,當時在那樣惡劣的高溫環境下,誤打誤撞采取的很多措施,回想起來發現都是正確的。所以說,措施千萬條,愛心第條,用工單位的管理者們把工人當成自己的家人,跟工人們起體驗高溫,就什么都懂了,文章剩下的部分也都不用看了。
這篇文章里要重點講下高溫癥預防和救命的事兒,希望能引起相關方的重視。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在冷和熱面,人的生命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就體溫而言,人的核心體溫上下波動3~4℃,時間稍長就可能會出現生命危險。如果加上濕度,就更要命了。要知道濕球溫度35℃的環境下,健康的人也只能存活幾個小時:不是幾天,是幾個小時。
-某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的官網上,清晰的列舉著該國農場作業工人、園丁等工人高溫環境下工作導致生命意外的案例,他們會對這些案例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總結公布了很多項建議。雖然筆者不喜歡此國,但他們詳細業調查后總結的血的教訓,特別值得國內用工單位管理者們借鑒和思考。
怎樣預防中暑那些話統統都不說,簡單的講,重要的,有三條:
第條,用工單位定要提熟悉高溫導致的不同程度中暑的癥狀,及早發現,及早救助才是挽救生命的關鍵,救助過程中,定記得要安排人始終不離開。
這就糾正大家個誤區,是否中暑和是否出汗沒有關系,大汗淋淋樣能中暑。
知道大家沒興趣讀文字,還是看圖吧。高溫導致的高溫癥狀,分很多層和程度,在英文里,程度低的叫Heat Rash/Prickly Heat(熱疹),中等程度叫Heat Cramps(熱痙攣),再嚴些了叫Heat Syncope(熱眩暈),更嚴重些了叫Heat Exhaustion(熱衰竭),嚴重的叫Heat Stroke(熱射病,重度中暑)。分很多類型,應對措施也不樣。熱眩暈和熱衰竭的癥狀都有眩暈類的癥狀,簡化起見歸為類。
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圖中的高溫癥是依次加深的,換句話說,熱痙攣癥狀出現后,不重視或處理不及時就會出現熱眩暈;后者處理不及時會出現熱衰竭;熱衰竭癥狀處理不及時就會出現熱射病癥狀。到熱射病癥狀時就已經非常非常危險了,核心體溫升高,體內臟器衰竭,致死率高達50%以上。因此,用工單位的管理者們,請仔細閱讀下圖的高溫癥狀和應對措施表,旦作業人員出現任何不適定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
特別提醒大家,如果因為炎熱起痱子或起水泡了,記著啊,千萬別用軟膏,那樣會阻礙體內熱量散發,會導致癥狀加劇。
第二條,熱適應,很重要。人體熱適應能力,真是大自然饋贈給廣大勞動者的個“護體神功”。
當工作場所沒空調,快遞小哥不得不在酷熱中工作時,可以通過訓練,來應對高溫來襲的不利影響。這里想對酷暑里工作的兄弟姐妹和用工單位的管理者們重點講講這條。用工單位必須明白,如果派個新手直接去高溫環境長時間工作,這種無知就等于謀殺。現在,很多工地上打工者都是些中老年人,用工單位必須明白,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溫調節功能下降,對高溫的適應能力會變差,會更加容易中暑和發生危險。
人體在獲得熱適應能力后,即使到空調屋里吹空調,獲得的熱適應能力依然不會消失,而且能維持好幾天。經過熱適應訓練的勞動者,即使長時間離開高溫環境了,熱適應能力可以在2-3天的炎熱環境工作后重新恢復。人體的熱適應能力對干熱環境和濕熱環境都有效。
第三條,炎炎夏日里要學會正確喝水。喝水還有什么好說的?定要說!用工單位安排炎熱環境下的工作時,必須提安排開始工作多喝水,勞動者工作后大量喝水容易出現危險。
暑天大量出汗和干渴時,禁止大量喝水,否則容易出現“水中毒”(低血鈉癥)而導致生命危險。類似的誤區還有很多,其實電視廣告里播放的炎炎夏日來瓶冰鎮可樂的做法,對身體是有害的!水滸傳里,楊志酷熱難耐買酒解暑這事,從科學的角度講,也是錯的,喝酒真的不解暑。
v
那么應該怎樣喝水呢?請看下面的圖,注意頻度,每15分鐘喝100~150ml水。
這里特別提醒:
1)高溫環境下口渴時,每小時的飲水量切勿超過1.5升!那樣會導致大量水進入血液稀釋鈉的濃度,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出現頭痛、肌肉疼痛痙攣甚至腦水腫,呼吸衰竭等危險。
2)不要在又熱又渴時猛吹空調、猛喝冰飲,那樣會刺激血管收縮痙攣,嚴重時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如果實在想喝冰飲料,也要稍事休息等心率平穩下來,或者待冰飲稍稍回溫后再喝,而且要注意小口慢慢喝。
在應對酷暑高溫方面和在對勞動者的防護上,可以充分發揮科技的力量。例如,我國361°公司和南通大學在合作研發具有主動降溫功能的熱防護服。在熱防護服測試方面,北京安泰兄弟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我國熱防護行業的學者和教授們,攻關研發出了可以在40℃以上高溫環境下開展服裝紡織品面料測試用的耐高溫發汗暖體假人、熱防護服測試用暖體發汗假人等系列產品,可以在高濕熱環境下模擬人體在不同工作強度狀態下的代謝產熱變化,可以精確測量高溫環境下人體體內的熱聚集,定量測量高溫環境下有多少熱量傳輸進入了人體體內等。假人裝置可以根據環境條件設定不同的發汗速率,可自由設定運動強度、自由設定呼吸頻率等生理參數,可以測量服裝的熱阻和濕阻,用于熱防護服裝和裝備的業化測評等等。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夏天高溫來襲時,有更多的黑科技裝備來保護高溫下堅持工作的勞動者們。(文:那仁圖亞 圖:胡月)
關鍵詞:熱射病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北京安泰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