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交流 > 廚余垃圾將何去何從
1、 每天吃剩的殘渣食物、瓜皮、果屑裝在塑料袋內,置于室內一角,待方便時帶出戶外。如若不及時或忘記帶出戶外,腐敗后散發之氣存留室內將造成污染。
2、 擇菜、洗菜、洗碗后將殘菜、剩渣從池中用手撈出裝進垃圾袋。這其中不免有部分漏入下水道中造成堵塞,清理也相當麻煩;同時,如果垃圾袋破漏,污水還將污染室內地板等物。
3、 帶出戶外的垃圾堆放在樓道角落(多數高層住戶如此),垃圾桶,垃圾站,散發出各種異味,炎熱的夏天更是如此。物業管理公司必須安排大量的清潔工將其及時清運出小區,在整個處理過程中,污染無處不在。
4、 小區內的垃圾轉運站,是異味氣體、蚊蠅滋生之地,在何處建垃圾站,如何減少垃圾站的污染是建設者和物業管理公司都感到麻煩的問題。
據《2013-2018年中國家庭食物垃圾處理器產業調研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分析,餐廚垃圾是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一般在我國餐廚垃圾重量占生活垃圾的37%-62%。據估算,至2011 年末我國餐廚垃圾清運量高達16.6 萬噸/日,至2015 年將增長至17.9 萬噸/日。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在我國經濟發達城市或者生活品質比較高的地區,平均每人每天產生餐廚垃圾高達1 公斤,而現階段我國餐廚垃圾日產量超過50 噸的就有512 個城市。我們相信未來我國餐廚垃圾仍將保持十分可觀的增速。
餐廚垃圾由于富含水、有機物、油脂和蛋白質,因而如得不到有效的無害化處理,則不僅容易引發對環境的二次污染。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餐廚垃圾已經在我國引起了“地溝油”和“垃圾豬”等社會現象。我們認為餐廚垃圾常規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非法產業鏈利益豐厚,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及執法力度不夠是目前餐廚垃圾處理產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正規處理資質的餐廚垃圾處理能力僅為8,200 噸,即目前全國僅有5%的餐廚垃圾得到了有效處理。至2015 年即使完成《“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法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3 萬噸目標,屆時全國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也僅為16.7%,供需矛盾可見一斑。
為妥善解決這一難題,國家從2008 年開始著手整治餐廚垃圾市場,尤為值得欣喜的是從2012 年起中央和地方相關產業政策密集出臺。作為一個尚處在萌芽期的新興產業,政府現階段主要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點項目的舉措,力圖在全國打開工作局面。
從投資角度來看,中央政府通過循環經濟專項資金的方式為地方政府提供支持。雖然《“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法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列明全國餐廚垃圾投資約為109 億元,但從各地方“十二五”規劃來看,地方政府大多紛紛追加了十分可觀的投資。據我們估算,15-20 年我國每年餐廚垃圾產業的投資將高達50 億元,遠超市場預期。
關鍵詞:對廚余垃圾的認識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廣州斯邁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