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FPC印制電路板試驗條件>陶瓷基板 (Ceramic PCB, Ceramic Substrate)
陶瓷基板 (Ceramic PCB, Ceramic Substrate)
說明:陶瓷基板為電路板的一種,與傳統FR-4或鋁基板不同的是,其具有與半導體接近的熱膨脹系數及高耐熱能力,適用于具備高發熱量的產品(高亮度LED、太陽能),其優異的耐候特性更可適用于較惡劣之戶外環境。  | | 主要應用產品:高功率LED載板、LED車燈、LED路燈、太陽能inverter |  | |  | |  | | LED路燈 | | 太陽能inverter | | | |
陶瓷基板特色:
結構:優秀機械強度、低曲翹度、熱膨脹系數接近硅晶圓(氮化鋁)、高硬度、加工性好、尺寸精度高
氣候:適用高溫高濕環境、熱導率高、耐熱性佳、耐腐蝕與磨耗、抗UV&黃化
化學:無鉛、無毒、化學穩定性好
電性:高絕緣電阻、容易金屬化、電路圖形與之附著力強
市場:材料豐富(陶土、鋁) 、制造容易、價格低

PCB材料熱特性比較(傳導率):
玻璃纖維基板(傳統PCB):0.5W/mK、鋁基板:1~2.2W/mK、陶瓷基板:24[氧化鋁]~170[氮化鋁]W/mK
材料熱傳導系數(單位W/mK):
樹酯:0.5、氧化鋁:20-40、碳化硅:160、鋁:170、氮化鋁:220、銅:380、鉆石:600
陶瓷基板制程分類:
依線路陶瓷基板制程分為:薄膜、厚膜、低溫共燒多層陶瓷(LTCC)
薄膜制程(DPC):精確控制組件線路設計(線寬與膜厚)
厚膜制程(Thick film):提供散熱途徑與耐候條件
低溫共燒多層陶瓷(HTCC):利用玻璃陶瓷具低燒結溫度,可和低熔點、高導電性貴重金屬共燒的特性,實現多層陶瓷基板)和構裝。
低溫共燒多層陶瓷(LTCC):堆棧數個陶瓷基板并嵌入被動組件以及其它IC
薄膜陶瓷基板制程:
.前處理→濺鍍→光阻披覆→曝光顯影→線路電鍍→去膜
.迭片→熱壓→脫脂→基片燒成→形成電路圖形→電路燒成
.迭片→表面印刷電路圖形→熱壓→脫脂→共燒
.印刷電路圖形→迭層→熱壓→脫脂→共燒
陶瓷基板厚膜與薄膜線路差異:

薄膜與厚膜制程產品之差異分析:
| 薄膜制程 | 厚膜制程 |
線路精準度 | 精準度較高問差低于±1% | 以印刷方式成形誤差值較高±10% |
鍍層材料 | 材料穩定度較高 | 易受漿料均勻性影響 |
鍍層表面 | 表面平整度高 | 平整度低誤差值約1~3um |
設備維護 | 維護較不易,費用較高 | 生產設備維護較為簡易 |
鍍層附著性 | 無須高溫燒結,不會有氧化物生成,附著性佳 | 附著性受基板材料影響AIN基板尤差 |
線路位置 | 使用曝光顯影,相對位置精準度高 | 受網版張力及印刷次數影響,相對位置精準度低 |
表面電鍍材料分為:氧化鋁(Al203)、氮化鋁(AIN)、氧化鍍(BeO)
氮化鋁與氧化鋁特性比較:
氧化鋁:材料取得容易、成本較低、制程較簡單、熱傳導系數較差
氮化鋁:材料取得不易、成本較高、制程較難、熱傳導系數較佳
 |
熱傳導 | 彎曲強度 | 熱膨脹 | 介電常數 | 介電擊穿電壓 |
氮化鋁與氧化鋁導熱性比較:

陶瓷基板可靠度試驗條件:-
高低溫沖擊試驗陶瓷基板高溫操作:85℃
陶瓷基板低溫操作:-40℃
陶瓷基板冷熱沖擊:1. 155℃(15min)←→-55℃(15min)/300cycle 2. 85℃(30min)←→-40℃(30min)/RAMP:10min(12.5℃/min)/5cycle
陶瓷基板附著力:以3M#600之膠帶密貼于板面,30秒后與板面成90°方向速撕,不得脫落。
陶瓷基板紅墨水實驗:煮沸一小時,不可滲透
陶瓷基板專有名詞:
三氧化二鋁(Al2O3)
氮化鋁(AlN)
陶瓷基板(Ceramic PCB , Ceramic Substrate , Ceramic circuit board)
芯片(chip)
薄膜陶瓷:COB (Chip On Board)
晶粒(Die)
薄膜制程(DPC)
蒸鍍(Evaporation)
LED載板(LED Lighting Board)
低溫共燒層陶瓷(LTCC)
絕緣層(Polymer)
厚膜制程(Thick film)
打線(Wire bonding)
濺鍍(Sputtering)
散熱基板(Subm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