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交流 > 孔徑分布測定的講解
是指多孔固體中孔道的形狀和大小,其是極不規則的,通常把它視作圓柱形而以其半徑來表示孔的大小?讖椒植汲Ec吸附劑的吸附能力和催化劑的活性有關?装霃皆10nm以下的孔徑分布可用氣體吸附法測定,部分中孔和大孔的孔徑分布可用壓汞法測定。
當孔徑的測量值很小時,通常用“A”(10的負十次方米)做單位(常用在吸附工藝中)。許多超細粉體材料的表面是不光滑的,甚至專門設計成多孔的,而且孔的尺寸大小、形狀、數量與它的某些性質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催化劑與吸附劑。因此,測定粉體材料表面的孔容、孔徑分布具有重要的意義,所謂孔容、孔徑分布是指不同孔徑的孔容積隨孔徑尺寸的變化率。
國際上,一般把這些孔按尺寸大小分為三類:孔徑≤2nm為微孔,孔徑在2-50nm范圍為中孔,孔徑≥50nm為大孔,其中中孔具有最普遍的意義。
用氮吸附法測定中微孔孔徑分布是比較成熟而廣泛采用的方法,它是用氮吸附法測定BET比表面積的一種延伸,都是利用氮氣的等溫吸附特性曲線:在液氮溫度下,氮氣在固體表面的吸附量取決于氮氣的相對壓力(P/P0),P為氮氣分壓,P0為液氮溫度下氮氣的飽和蒸汽壓;當P/P0在0.05-0.35范圍內時,樣品吸附特性符合BET方程;當P/P0≥0.4時,由于產生毛細凝聚現象,即氮氣開始在顆?紫吨邪l生凝聚,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可以測定孔容、孔徑分布。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貝士德儀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