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交流 > 太陽輻射在大氣中減弱
太陽輻射通過大氣時,分別受到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微塵、氧和臭氧以及云滴、霧、冰晶、空氣分子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而使投射到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不能完全到達地面。太陽輻射穿過大氣層時,大氣中某些成分具有選擇吸收一定波長輻射性能的特性。大氣中吸收太陽輻射的成分主要有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及固體雜質等。太陽輻射被大氣吸收后變成熱能,因而使太陽輻射減弱。
水汽雖然在可見光區和紅外區都有不少吸收帶,但吸收最強的是在紅外區,從0.93-2.85微米之間的幾個吸收帶。最強的太陽輻射能是短波部分,因此水汽從總的太陽輻射能里所吸收的能量是不多的。據估計,太陽輻射因水汽的吸收可以減弱4-15%。所以大氣因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引起的增溫并不顯著。大氣中的主要氣體是氮和氧,只有氧能微弱地吸收太陽輻射。在波長小于0.2微米處為一寬的吸收帶,吸收能力較強;在0.69和0.76微米附近,各有一個窄吸收帶,吸收能力較弱。臭氧在大氣中含量雖少,但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很強。0.2-0.3微米為一強吸收帶,使小于0.29微米的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在0.6微米附近又有一寬吸收帶,吸收能力雖然不強,但因位于太陽輻射最強烈的輻射帶里,吸收的太陽輻射還是相當多的。二氧化碳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比較弱,僅對紅外區4.3微米附近的輻射吸收較強,但這一區域的太陽輻射很微弱,被吸收后對整個太陽輻射影響不大。
此外,懸浮在大氣中的水滴、塵埃等雜質,也能吸收一部分太陽輻射,但其量甚微。只有當大氣中塵埃等雜質很多(如有沙暴、煙幕或浮塵)時,吸收才比較顯著。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徐州德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