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交流 > 介紹熱電偶的測量誤差與注意事項
在現有的測溫系統中,最常用的溫度傳感器—熱電偶,因其結構簡單,往往被誤認為“熱電偶兩根線,接上就完事”,其實并非如此。 熱電偶的結構雖然簡單,但在使用中仍然會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安裝或使用方法不當,將會引起較大的測量誤差,甚至檢定合格的熱電偶也會因操作不當,在使用時不合格,在滲碳等還原性氣氛中,如果不注意,K型熱電偶也會因選擇性氧化而超差。
為了提高測量精度,減少測量誤差,延長熱電偶使用壽命,要求使用者不僅應具備儀表方面的操作技能,而且還應具有物理、化學及材料等多方面知識。根據多年實踐,并參閱有關資料較詳細地介紹熱電偶的測量誤差及其注意事項。
熱電偶絲不均質影響
(1)熱電偶材質本身不均質
熱電偶在計量室檢定時,按規程要求,插入檢定爐內的深度只有
在現有的貴金屬、廉金屬熱電偶檢定規程中,對熱電偶的不均質尚未作出規定,只有在熱電偶絲材標準中,對熱電偶絲的不均勻性有一定要求。對廉金屬熱電偶采用首尾檢定法求出不均勻熱電動勢。正規熱電偶絲材生產廠,均按國家標準要求,生產出不均勻熱電動勢符合要求的產品。
(2)熱電偶絲經使用后產生的不均質
對于新制的熱電偶,即使是不均勻熱電動勢能滿足要求,但是,反復加工、彎曲致使熱電偶產生加工畸變,也將失去均質性,而且使用中熱電偶長期處于高溫下也會因偶絲的劣化而引起熱電動勢變化,例如:插入工業爐中的熱電偶,將沿偶絲長度方向發生劣化,并隨溫度增高,劣化增強,當劣化的部分處于具有溫度梯度的場所,也將產生寄生電動勢疊加在總熱電動勢中而出現測量誤差。
作者在實踐中發現有的熱電偶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的產品(多為廉金屬熱電偶)到現場使用時卻不合格。再返回到計量部門檢定仍然合格,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偶絲不均質引起的。生產熱電偶的技術人員都切身體會到,熱電偶的不合格率也隨其長度的增加而增加。皆是受熱電偶絲材不均質的影響?傊,由不均質即寄生電動勢引起的誤差,取決于熱電偶絲自身的不均質程度及溫度梯度的大小,對其定量極其困難。
鎧裝熱電偶的分流誤差
(1)分流誤差
瓦軸集團滲碳爐用鎧裝熱電偶,僅使用一周就不準了。為探討原因,作者曾到現場考察,但未發現異常,只好從爐子上取下來經計量室檢定結果合格。那么問題何在呢?最后,根據該支熱電偶的現場安裝特點,經研究發現,上述問題是鎧裝熱電偶的分流誤差造成的。
所謂分流誤差即用鎧裝熱電偶測量爐溫時,當熱電偶中間部位有超過
(2)分流誤差產生的條件
將鎧裝熱電偶水平插入爐內,其規格及實驗條件為:直徑ф
分流誤差的影響因素及對策
高溫下鎧裝熱電偶產生分流誤差的現象,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有必要了解分流誤差的影響因素,并采取適當對策以減少或消除分流誤差的影響。
(1)鎧裝熱電偶直徑
對于長度為
當中間部位溫度高于
(2)中間部位的溫度
如果中間部位的溫度超過
1)中間部位加熱帶長度及位置
當中間部位加熱帶溫度高于
(3)熱電偶絲的電阻
當鎧裝熱電偶的直徑相同時,分流誤差將隨熱電偶絲的電阻增大而增加。因此, 采用電阻小的熱電偶絲更好。例如:直徑相同的S型鎧裝熱電偶同K型熱電偶相比,其分流誤差減少40%。因此,可采用S型熱電偶測量爐內溫場分布,費用雖高,但較準確。
(4) 絕緣電阻
高溫下氧化物的電阻率將隨溫度的升高呈指數降低,分流誤差的大小主要取決于高溫部分的絕緣性能,絕緣電阻越低,越容易產生分流誤差。當絕緣電阻增加10倍或減少至1/10時,其分流誤差也隨之減少至1/10或增大10倍。為了減少分流誤差,應盡可能采用直徑粗的鎧裝熱電偶,增加絕緣層厚度。如果上述措施無效時,只好采用裝配式熱電偶。
短程有序結構變化(K狀態)的影響
K型熱電偶在
Ni—Cr合金短程有序結構變化的現象,不僅存在于K型,而且,在E型熱電偶正極中也有此現象。但是,作為變化量E型熱電偶僅為K型的2/3?傊,K狀態與溫度、時間有關,當溫度分布或熱電偶位置變化時,其偏差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故難以對偏差大小作出準確評價。
相關氧化鋯氧量分析儀,磁翻板液位計,電磁流量計,渦輪流量計,孔板流量計,威力巴流量計,V錐流量計等產品的技術說明,請見智瑞科技官方網站。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江蘇智瑞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