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技術研討 > “十二五”期間電工電器行業的發展戰略
中國電工電器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機械行業的重要子行業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電力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力工業的投資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電工電器制造業受益匪淺,在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配電設備、用電設備以及電工器材制造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在行業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產品技術水平也有了顯著提升。(1)在發電設備制造領域,60萬千瓦超臨界、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和70萬千瓦水電機組等已經作為成熟產品,形成了批量生產能力,產品的技術質量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在輸變電設備制造領域,我國在超高壓和特高壓大容量變壓器、電抗器、SF6斷路器、隔離開關、絕緣子、避雷器等制造領域已取得長足進步,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或出于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自主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首套1000千伏、300萬千伏安分相單體式特高壓變壓器和電壓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1000千伏、96萬千伏高壓并聯電抗器等關鍵設備,實現了我國輸變電行業技術的全面升級。
我國電工電器行業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基礎與共性技術研究薄弱,部分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缺失。共性技術研究投入不足,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要。缺失前沿技術研究和儲備,不利于占領未來市場制高點;部分高端產品核心技術缺失,不利于產品結構調整。
2.部分關鍵零部件仍主要依賴進口,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因此,“十二五”期間,電工電器行業的發展戰略主要提高核心技術的研發能力,具體措施主要有:
1.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把推進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發展重大技術裝備,突破關鍵技術,進一步提高自主化能力。
2.推進節能減排,推行綠色制造。把推進節能減排作為提升產業整體素質的長期任務。堅持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地毯排放、綠色發展為前提,由消耗、污染型制造向綠色制造轉變。
3.建立電工電器工業國家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立和完善電器工業標準與合格評定體系。整合現有資源,提升電器工業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準入門檻。
4.加快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制造業。產品向“數字化、職能化、自動化”轉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制造業,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關鍵詞: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溫州東保電氣有限公司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