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獻 > 行業標準 > 臭氧檢測儀的概述
基本原理
1.1檢測原理
我們知道地球大氣層上有一層臭氧層,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臭氧層能吸收紫外線,研究表明臭氧僅對波長253.7nm的紫外線具有最大吸收系數,在此波長下紫外線通過臭氧會產生衰減,符合蘭波特——比爾定律。該方法已被美國等國家作為臭氧標準分析方法。該臭氧檢測儀就是采用紫外線吸收法的原理,用穩定的紫外燈光源產生紫外線,用光波過濾器過濾掉其它波長紫外光,只允許波長253.7nm通過。經過樣品光電傳感器,再經過臭氧吸收池后,到達采樣光電傳感器。通過樣品光電傳感器和采樣光電傳感器電信號比較,再經過數學模型的計算,就能得出臭氧濃度大小。
1.2臭氧檢測儀
濃度數學計算模型
臭氧濃度數學模型(如公式一)是根據LambertandBeer定律推出的。
-lnI/I0
C=—————
E×D(公式一)
。ㄗ⑨專篊-----臭氧濃度,單位g/m;E------常數;D-------臭氧吸收池距離;
I0---------樣品電流;I------采樣電流)
在這個臭氧濃度計算公式中,只要知道樣品電流、采樣電流和臭氧吸收池距離,那么我們就可以計算出臭氧濃度大小。由于,臭氧吸收池的距離的限制,最大臭氧濃度只能測到300O3g/m。
1.3電路原理的實現
基本電路由電源部分、紫外燈控制、紫外光線樣品檢測、紫外光線采樣檢測,對數放大器Log100、模擬輸出及顯示六大部分組成。
電路核心部分就是用對數放大器Log100來實現臭氧濃度數學模型。LOG100是14引腳可以對兩個電流或電壓之比進行對數運算的集成電路,該放大器輸出電流動態范圍寬,可以在1nA到1mA之間變化。輸出誤差范圍不超過0.1%;窘泳(如圖1),輸出公式:Vout=VT×lnI0/I(注釋:VT---常數;Vout---輸出電壓)。
電源部分主要是產生紫外燈需要的高壓電源,同時產生電路板上需要的 15V直流電。紫外燈燈控部分主要是控制紫外燈燈電流在恒定允許范圍之內,過高、過低可以自動調節,如果調不了說明紫外燈壽命到了,面板上有一個紅燈變亮,提示你應該更換新的紫外燈了。標準紫外光檢測和采樣紫外光檢測部分也是較關鍵部分,.光電傳感器把紫外線的光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然后經兩次運算放大器進行信號整理放大,送給LOG100進行計算處理后,顯示輸出。模擬輸出0~20mA與臭氧濃度大小是成線性關系的。
2.臭氧檢測儀
基本結構
檢測儀主要由低壓紫外燈,光波過濾器、入射紫外光反射器、臭氧吸收池、樣品光電傳感器、采樣光電傳感器、輸出顯示、電路部件構成。(如圖2)
3.主要技術指標
3.1可顯示單位:O3g/m,mg/m;ppm
3.2測量范圍:0~10O3g/m,0~100O3g/m,0~200O3g/m
3.3檢測極限:10ppb
3.4顯示精確度:讀數的 2%
3.5輸入電源:AC110V/AC220V50~60HZ
3.6模擬輸出:0/4~20mA
4.儀器校準方法
4.1校準儀器校準
采用德國安思羅斯公司GM—PRO標準臭氧檢測儀對已生產的臭氧檢測儀進行分布選取10個測試點對比,誤差范圍控制在 1%以內為合格。
4.2化學滴定法
國際公認化學方法即碘化鉀、硫代硫酸鈉滴定法來檢測臭氧濃度。我們也分布選取10個測試點,然后用臭氧檢測儀與化學滴定法測試的10個點進行對比,誤差范圍控制在 1%以內。碘化鉀滴定法原理是用強氧化劑臭氧與碘化鉀反應,使碘游離出來到水里,水就會變為茶色。(反應式:O3 2KI H2OO2 I2 KOH)利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液滴定,使游離碘變為碘化鈉,反應終點為水完全褪色。(反應式:I2 2Na2S2O32NaI Na2S4O6)
臭氧濃度:C=(Ana×B×2400)/V0單位(mg/l)
。ㄗ⑨專篈na----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用量ml;B---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濃度mol/l;
V0-----臭氧氧化其他取樣體積ml)
關鍵詞:0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易推廣"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易推廣,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
使用,并注明"來源:易推廣"。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② 本信息由注冊會員: 易推廣 發布并且負責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