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劉成彬
熱門標簽
技術文章
振動儀工作原理
振動的原因
- 由于材料不可能完美均質、制造上的精度限制、使用后的磨損等因素,造成運轉的物體都會產生振動。
- 依照物理學,旋轉中物體的振動,是呈現正弦波形。
- 在轉動機械上所量測到的振動波形,是許多零件的綜合振動。
- 綜合振動的復雜波形,可以利用數學予以分解成不同零件各自的正弦波形振動。
破壞方式
- 一般轉動機械在 600 ~ 120,000CPM 之間時,破壞模式為疲勞破壞,因此采用與「頻率」成正比的「速度」為主要量測單位。
- 低頻時(通常在 600 CPM 以下),破壞模式為位移破壞,因此以「位移」為主要量測單位。
- 高頻時(通常在 120,000 CPM 以上),破壞模式為作用力破壞,因此以「加速度」為主要量測單位。
振動三要素
項目 | 單位 | 意義 | |
振幅 Amplitude | 位移 | μ m | 振動幅度的大小 |
速度 | mm/sec | 振動的快慢 | |
加速度 | g | 振動快慢的變化 | |
頻率 | CPM ,或 | 單位時間之振動次數 | |
相角 | ° | 兩振動體相對位置之比較 |
診斷方法
| 以某種絕對的基準作為判斷依據,常見的判定基準有 ISO 、 VDI 、 API 等。本課以 IRD 公司之 8.0 mm/sec (頻率為 600 ~ 60,000CPM 之間)作為初步的簡易判定。 |
| 定期測定設備的同一位置,以判斷此值是否為正常值,通常以使用初期值為準。 |
| 將測量所得之振動,利用傅立葉轉換(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分解成不同零件各自的振動波形,可由頻率的分布判斷發生振動的來源;如轉軸或軸承。 |
| 將測量所得之振動,分解成不同零件各自的振動波形后,由頻 |
原創作者:上海帥寧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