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徐經理
熱門標簽
公司動態
微生物影響大腸癌患者化療效果分子機制
點擊次數:189 發布時間:2017/8/2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教授房靜遠團隊和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Weiping Zou團隊首次揭示復發大腸癌患者中腸道具核梭桿菌豐度明顯升高,是導致5-FU(5-氟尿嘧啶)和奧沙利鉑化療失敗的重要因素,并闡述了其引起化療抵抗的分子機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上。
腸道菌群紊亂與大腸癌發生發展的關系日益引起關注,然而腸菌改變是否影響大腸癌化療效果,其內在機制尚不清楚。具核梭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于人體和多種動物體內的無芽孢專性厭氧桿菌,既往一直被視為人體尤其是口咽部的正常菌群,但很少存在于正常人大腸黏膜內。
該研究以大腸癌化療(包括5-FU和奧沙利鉑)后復發及不復發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患者腸黏膜DNA測序分析,發現復發患者中腸道具核梭桿菌豐度明顯升高;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確認具核梭桿菌的豐度與大腸癌患者的預后明顯相關,可作為判斷大腸癌患者預后的獨立風險因素。研究從細胞模型、動物實驗及臨床人群隊列等多個層次,首次揭示具核梭桿菌對大腸癌化療療效的影響,并闡釋了具核梭桿菌導致化療抵抗的分子機制,為臨床上預測大腸癌化療效果、判斷預后提供新方法,也為改善大腸癌治療效果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