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徐經理
熱門標簽
公司動態
閘蟹中檢出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總含量超標-齊一生物
大陸的吃貨們表示,我們已經吃的差不多了,你突然跟我說這個?那么這個超標情況到底嚴不嚴重,以后還能不能吃螃蟹呢?
“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都是啥?
二噁英(Dioxin)是一類含有環狀結構的有機化合物,共有200余種,其中有29種是公認的有毒物質,世界衛生組織為其制定了毒性劑量的參考值。它的主要威脅是慢性毒性,包括影響生殖發育、致畸致突變和致癌等。
人類從未主動生產二噁英,它們常常是化工產品的副產物。比如美國在越戰期間使用的“橙劑”,其實是含有大量二噁英雜質的落葉劑。為了控制血吸蟲病,我國南方大量使用五氯酚鈉殺滅釘螺,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流域都是滅釘螺的戰場,而五氯酚鈉常含有二噁英類雜質,過去中國水體中的二噁英污染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這個因素。
有機質的不完全燃燒是二噁英更主要的來源,中國目前的二噁英排放主要來自冶煉行業、有色金屬再生和垃圾焚燒。垃圾焚燒是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但它產生的二噁英僅占我國二噁英總大氣排放量的1.4%。很多人排斥建大的垃圾焚燒廠,實際上大廠產生的污染物反而比小廠少得多。
現在全球每年排放二噁英約13萬克,其中中國大約占8%左右。無論從人口還是從經濟規模計算,中國的排放量還真不算高。當然,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工業高度發達的地區。
而至于二噁英樣多氯聯苯(Dioxin-like PCB),它們本身并不是二噁英,但具有和二噁英類似的毒性作用。多氯聯苯是惰性物質,也就是說穩定性很好,耐氧化、耐酸堿、各種耐,常用于絕緣材料、涂料、潤滑油等。后來科學界逐步發現它的潛在毒性,于是全球都開始禁用。
中國從1965年開始生產多氯聯苯,到1974年禁止生產,10年間共生產了約10000噸,其中用于變壓器和電容器的約9000噸,其余1000噸主要用于油漆。如果算上進口的變壓器和電容器,總量可能達到20000噸以上。由于是工業規模的生產,因此它的污染總量是遠遠大于二噁英的。
螃蟹污染從哪來?
螃蟹體內的這些物質來源于環境污染。二噁英及多氯聯苯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并吸附在淤泥中,然后經過生物鏈的富集作用進入貝類、甲殼類和魚類體內。養殖環境的污染通常是直接原因,目前江蘇省檢驗檢疫局正在和方面開展聯合調查,尋找污染的源頭。不過答案并不那么容易找到,因為還存在很多可能性。
比如今年夏季的洪澇災害有可能將上游的污染水體帶到下游養殖環境,或者導致原有的污水處理設施泄露。今年夏天,小龍蝦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癥突然增加,可能也與此有關。
飼料污染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比如前幾年的德國雞蛋二噁英污染事件就是因為飼料中添加的脂肪酸被污染,而污染源頭是裝過化工原料的塑料桶。
吃進去的二噁英有多少?
按照食安中心的估算,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一個蟹季吃10多只4兩重的超標大閘蟹就會超過安全線。不過二噁英的毒性需要長時間積累,螃蟹畢竟是時令食品,因此你每天都吃的那些東西更應該關注。
人體內的二噁英90%以上來自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比如肉蛋奶和水產品,但不太可能把所有動物性食品都拿去檢測。通常研究人員是用混合食物樣本來估算我們吃了多少二噁英。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月攝入的二噁英不超過4200皮克就沒事,歐盟的建議是3600皮克。(注:皮克是重量單位,為萬億分克)
一份深圳地區的數據表明,當地人每月的二噁英攝入量大約在2400皮克左右,而中國人的平均攝入水平大約是900皮克左右,都離安全線有較大距離。
有意思的是,人攝入二噁英的量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傮w上的規律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次之,欠發達國家。比如深圳的母乳中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含量是中國的,達到每升300皮克左右,但依然低于美國、德國、、臺灣等發達國家或地區。
中國為什么還沒有相關標準?
制定二噁英限量標準的國家和地區很少,目前標準并無二噁英相關指標,中國大陸、美國以及中國也沒有制定二噁英的限量標準,我所知道的只有歐盟、韓國和中國臺灣。其中歐盟的標準是*嚴的,是每克蟹肉6.5皮克。而原新聞中食安中心發布的所謂“超標”也是按照*嚴格的歐盟標準來算的。
為何不制定標準呢?這是因為二噁英的含量通常在皮克級,屬于“超痕量檢測”。不僅檢測設備動輒數百萬,一個樣品的檢測費用也高達1萬左右,而且國內真正具備檢測能力的實驗室還很少。因此*希望中國制定食品中二噁英限量的并不是消費者,而是賣檢測儀器的外國公司。
綜合來說,制定標準是高成本的管理手段,而目前的二噁英污染水平和人的攝入量還沒有嚴重到必須用標準來限制的地步。
減排才是正道
二噁英和多氯聯苯都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環境中非常穩定,難以降解。盡管有很多研究人員在尋找破解它們的良策,但真正的解決之道是環境治理,這是比制定限量標準更緊迫的任務。對于多氯聯苯,主要是解決“存量”問題,而二噁英主要是控制“增量”。
比如美國用了15年,減排二噁英類物質90%以上,日本用了7年就減排95%,這足以證明現有的減排技術和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中國2000年就出臺了關于二噁英排放的環境標準,2010年又對重點行業的減排做出了部署。
雖然這些舉措具有里程碑意義,但目前很難對減排效果做出準確估計?傮w上恐怕不容樂觀,一些統計數據表明排放量尚未有明顯降低。一方面是新的污染源還在增加,另一方面可能減排的執行力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