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Nanoprobes高分辨率 EM 和印跡新技術:NTA-Ni(II)-Nanogold
點擊次數:0發布時間:2022/8/5 16:28:55
更新日期:2022/8/5 16:28:55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品型號:
優質供應
詳細內容
右圖:用 6x-His 標簽克隆的來自腺病毒的旋鈕蛋白,用 Ni-NTA-Nanogold 標記,從過量金中純化的柱子,在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 (STEM) 中觀察,未染色(全寬約 245 nm)。左圖:Ni-NTA-Nanogold 的結構,顯示了摻入的金屬螯合物與 His 標簽蛋白的結合。插圖顯示了分辨率,表示為從 Nanogold 粒子中心到 His 標簽的距離:請注意,這明顯短于抗體的等效距離。
這些特性使 HQ Silver 成為電子顯微鏡的理想選擇,但由于天然增稠劑的存在,與其他些銀增強試劑相比,這些成分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而且它們的粘性意味著可能需要使用更多小心使用該試劑。
艾美捷 Nanoprobes Ni-NTA-Nanogold™ 與傳統抗體探針相比具有幾個顯著優勢:
1.更好的滲透性:由于它非常小,NTA-Ni(II)-Nanogold 可以更容易地滲透到樣品中并進入樣品內的空間受限位點,并且對其超微結構的干擾更少。在某些系統中,它可以用于更強的固定或更少的透化,從而使標記具有更好的超微結構保存。
2.更高的標記分辨率。次氮基三乙酸 - Ni(II) 螯合物比抗體或蛋白質小得多,因此當它結合時,金更接近其目標。這使得 NTA-Ni(II)-Nanogold 非常適合以分子分辨率定位蛋白質復合物或其他大分子組裝體中的位點。
3.NTA-Ni(II)-Nanogold 是使用改性金顆粒制備的,具有非常高的溶解度和穩定性。它的大小為 1.8 nm,很容易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到。
新的 15nm 版本在 EM 下直接可見,無需金或銀顯影。
4.Ni(II)-NTA 的結合常數非常高,這是由于多個組氨酸結合的螯合效應和多個 Ni(II)-NTA 功能化的靶結合的結合。解離常數估計在10 -7到10 -13 M -1之間。對于許多應用,這提供了與抗體相當的結合強度。
應用包括:
對含有重組 His 標簽蛋白的蛋白質、蛋白質復合物或細胞器進行高分辨率標記,用于 EM1 或 STEM2 定位。
光系統 II 的兩個不同亞基的標記和分子定位。
組織切片中帶His標簽的蛋白質的“通用”預嵌入標記,用于電子顯微鏡觀察。
在 Ni-NTA 柱純化過程中識別餾分中的 His 標簽蛋白。
檢測印跡和凝膠中的重組 His 標簽蛋白。
用于圖像分析和結構求解的規則結構的重原子標記。
艾美捷 Nanoprobes Ni-NTA-Nanogold®已在低溫電子顯微鏡中得到廣泛應用。個例子,近篇關于革蘭氏陰性菌多糖輸出系統的綜述,是Wzc 中結構域的定位,Wzc是種酪氨酸自激酶,在多糖的協調生物合成和分泌過程中起核心作用,構成保護膜的多糖。包封的大腸桿菌來自宿主免疫防御的細菌。莢膜由 K 抗原莢膜多糖形成:其組裝和易位需要內膜和外膜中的蛋白質,而內膜蛋白 Wzc 起著關鍵作用:缺乏 Wzc 的突變體無法聚合高分子量的莢膜聚合物。Wzc 的同源物已在許多不同革蘭氏陰性和陽性細菌的外聚合物生物合成系統中被鑒定出來,因此這種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艾美捷 Nanoprobes NTA-Ni(II)-Nanogold用于用N標記 Wzc-終端His標簽(His6-Wzc);Nanogold 標記既可用作重原子衍生物以幫助定相,也可用作高分辨率標記以確定膜內復合物的方向。比較使用和不使用 Nanogold 標記獲得的分子包膜表明,用 NTA-Ni(II)-Nanogold 孵育的 Wzc 顆粒與沒有 Nanogold 的顆;鞠嗤,但很容易觀察到多種金密度與蛋白質結合。使用較小的金標記數據集,生成了分辨率約為 22 Å 的第二個三維結構,該結構顯示體積內包含額外的結合金密度。在兩個位置發現了納米金:在根部區域的上半部分,以及由牙冠下方的根部形成的空腔底部。第二個位置與蛋白質包膜沒有物理連接,因此可能代表非特異性結合或捕獲的金顆粒。然而,Nanogold 在任位置的存在表明根部含有N端,因此在細胞質中,而冠在周質中。
Nanoprobes注于免疫金標記和免疫測定試驗域,為廣大科研機構提供用于檢測生物分子的靈敏的試劑和技術。艾美捷科技是Nanoprobes的中國代理商,為科研工作者提供優質的產品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