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drdzl"></font>

            <font id="drdzl"></font>

            <pre id="drdzl"><address id="drdzl"></address></pre>

              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程成

              點擊查看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城市環境所在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齊一生物

              點擊次數:197 發布時間:2017/2/14
               浮游生物是湖庫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物質循環、污染物降解和水體自凈等方面發揮基礎和關鍵作用。水庫微型真核浮游生物(0.2–200 μm)包括原生動物、藻類、低等真菌和小型后生動物等,具有個體微小、種類多樣、分布廣泛等特點。長期以來,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生態研究主要依賴顯微技術進行觀測,面臨的問題是很難辨別、準確鑒定形態相似的種類和個體極其微小的物種。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研究者近年來利用 18S rDNA 高通量測序技術獲得了更加豐富而多樣的真核浮游生物信息,但該方法無法直接區分生物個體大小。采集微型真核浮游生物的慣例做法是,采用分級過濾的方法來區分微型和大型真核浮游生物。然而,基于分級過濾浮游生物進行 DNA 測序分析的有效性依然缺乏定量評估和系統深刻認識。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水生態健康研究組楊軍團隊利用 18S rDNA 高通量測序和 200 μm 孔徑濾網分級過濾方法比較研究了廈門兩個供水水庫真核浮游生物(> 0.2 μm)和微型真核浮游生物(0.2–200 μm)群落組成和多樣性。結果表明,真核浮游生物物種豐富度、多樣性以及 99.2%OTU 豐度經過 200 μm 孔徑濾網過濾后無顯著變化,而且兩種粒級的生物群落均含有 25% 的后生動物(節肢動物為主)。深入比較分析發現,> 0.2 μm 和 0.2–200 μm 真核浮游生物群落表現出相似、同步的時空變化格局,而且能夠解釋兩種粒級生物群落變化的環境因子也完全一致。造成以上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采用 200 μm 分級過濾并不能有效去除大型真核浮游生物的幼體、殘體以及環境 DNA。此外,該研究還基于生物信息學和統計學方法揭示了序列測序深度和質量控制對浮游生物群落分析的影響?偟膩砜,以 200 μm 分級過濾為基礎的 DNA 高通量測序方法無法避免環境 DNA 污染,未來定量研究還需要結合 RNA 高通量測序和顯微等技術綜合分析。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城市環境所青年人才領域前沿項目資助。相關論文 DNA metabarcoding reveals that 200 µm size-fractionated filtering is unabl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lanktonic microbial and large eukaryotes 已于近日在線發表于期刊《分子生態資源》(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相關產品

              script>
              国产三女人间水蜜桃叠罗汉_精品五月天六月花一区二区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