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drdzl"></font>

            <font id="drdzl"></font>

            <pre id="drdzl"><address id="drdzl"></address></pre>

              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程成

              點擊查看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南開大學研創抗腦膠質瘤新藥已在澳洲臨床試驗

              點擊次數:234 發布時間:2016/10/14
               記者13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創制一種抗腦膠質瘤的新藥為全球腦膠質瘤患者帶來福音。目前,此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已進入澳洲進行臨床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保護。
              腦部膠質瘤是一類*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其因惡性程度高、發展速度快、復發周期短、手術放療難以根除而成為世界性醫學難題。治療這類癌癥的困難是,藥物很難進入腦部。這也使腦膠質瘤患者不得不面對“無藥可用”的絕望。
              南開大學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悅教授團隊歷時8年,自主研發了一例可突破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對癌癥干細胞具有選擇性殺滅效果的抗腦膠質瘤新藥——ACT001。該藥物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原料提取、藥物制備等,有望成為人類對抗腦膠質瘤的“新武器”。
              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發現:癌癥干細胞是大多數癌癥產生、發展、復發、耐藥和轉移的根源。目前臨床使用的藥物治療與放療手段,均只針對普通癌細胞,而不能選擇性殺滅癌癥干細胞。學術刊物《自然》雜志報道的一項研究指出,一種名叫“小白菊內酯”的化合物對癌癥干細胞具有選擇性殺滅作用。
              “看到這個文獻之后,我就想能不能對這個化合物進行化學修飾,研發靶向癌癥干細胞的藥物。事實上,小白菊內脂成藥十分困難。”陳悅告訴記者,原料來源困難,價格高昂,小白菊內脂穩定性差、易降解,水溶性差,很難溶入人體血液,都極大限制了它的藥物制備。
              面對這些困難,陳悅團隊展開了深入研究。通過海量實驗分析,他們*終發現中國特有植物——山玉蘭的根皮可替代杭菊提取小白菊內脂,且提取率穩定在5%—6%,成本約為每公斤5000元。這項工作不僅大幅降低了小白菊內脂的價格,其制備技術更。
              隨后,陳悅團隊通過全合成與半合成的手段對小白菊內脂進行了化學結構改進。修飾后的化合物水溶性良好,可口服進入血液;穩定性也提高了7倍,并實現了藥物在人體內的緩慢釋放,很好地控制了藥物濃度,解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問題。
              受到西歐傳統草藥Feverfew(小白菊)和《本草綱目》中有關“辛夷”(玉蘭)藥效記載的啟發。陳悅團隊嘗試將改進后的化學藥用于動物腦部癌癥試驗。結果顯示,該化合物抑瘤率高達87%,生存期延長超過172%。
              *令人驚喜的是,該藥物在腦部的濃度是血液中濃度的1.8倍。而此前治療腦膠質瘤的藥物——替莫唑胺,在腦部濃度也僅為血液中濃度的40%。這就意味著,ACT001成為目前十分難得的可以進入腦部的抗腫瘤藥物。
              陳悅透露,目前,ACT001已在澳大利亞進入臨床一期試驗,并獲得了十余個國家的保護。中國在該領域藥物研發的優勢反超,并牢牢占據主導。ACT001的創制有望為解決腦膠質母細胞瘤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相關產品

              script>
              国产三女人间水蜜桃叠罗汉_精品五月天六月花一区二区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