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程成
熱門標簽
公司動態
基因組學推進腫瘤研究未來發展齊一生物編
癌癥通常按照形態進行分類,這指的是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內容。“如今,癌癥分類依據已經開始從形態特征轉變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其中的主要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基因組研究。”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億明達(Illumina)腫瘤業務營銷副總裁約翰·萊特(John Leite)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表示,基因組學正在改變腫瘤研究,其*終目標是推進癌癥的診斷、治療、監控及*終的篩查方式。
影響腫瘤學未來發展
在腫瘤診斷方面,億明達的目標是提供體細胞變異的評估。與形態學相比,基因組學可以對疾病進行分類,并告知醫生一名特定患者的疾病驅動因素是什么,從而實現更好的診斷。
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白血病的一種)為例。萊特表示,該病可根據奧氏小體或環形鐵粒細胞等分為很多亞類。這些子分類對病理學家有用,因為他們在顯微鏡下能看到小的亞結構,但其對主治醫生的價值卻有限。
“與之相對的是根據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進行分類,這種分類對醫生如何治療患者很有意義。”萊特說。因為根據遺傳組分,患者通常對藥物來那度胺反應良好。“隨著可以對更多癌癥進行遺傳分類,人們可以看到這一趨勢,即基因組學正幫助我們根據遺傳標志物來定義疾病,這些標志物可能激發腫瘤惡變,可作為治療靶點。”
目前,億明達正在力爭成為這一領域的領導者。“我們開發從試劑盒到儀器和軟件的研究方案,以改善未來的腫瘤診斷、預后、治療和監控。”萊特說。該公司目前還在參與一些臨床試驗,并與制藥公司合作,以開發與其療法相匹配的診斷方式。
據介紹,該公司目前將總體目標放在轉化研究市場,鼓勵研究人員建立新一代的癌癥干預、診斷工具和療法。“我們的目標是為研究人員提供解決方案,盡管研究人員今天仍在使用僅供科研用的解決方案,但在不久的將來有望看到臨床體外診斷檢測方案。”萊特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究的TruSight Tumor 15試劑盒就旨在利用新一代測序技術對15個實體瘤中常常突變的基因進行全面評估,以期未來將其推向臨床。
聚焦免疫腫瘤學
體細胞變異是億明達腫瘤業務的基礎。同時,該公司對免疫腫瘤學存在很大興趣,正迅速地在這一新興應用領域加強核心能力。
“*近一些側重于不同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發現,一些原本預后較差的患者獲得了有希望的治療結果。”萊特表示,“在免疫腫瘤學方面,人們必須評估許多不同的參數,才能從整體上了解患者的免疫系統如何與癌癥相互作用,確定他們是否適合免疫治療。”
他舉例說,新抗原檢測或能表明一些患者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或T細胞療法,并可利用全外顯子組測序(WES)確定。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則是另一個參數,可協助預測患者對治療如何應答。“包含這些淋巴細胞(即滲透到腫瘤的免疫細胞)的腫瘤,通常意味著更積極的結果,因為它們的存在意味著患者的免疫系統在參與對抗癌癥。而這個參數可通過基因表達評估。”
據介紹,億明達的轉錄組或RNA-Seq方案可幫助研究人員開發診斷工具,用于上述分析過程。同時,腫瘤整體問題還包括哪些炎癥過程參與了個別病例,這也是基因表達的問題。該公司產品線中的RNA-Seq或RNA Access可開展相關研究,而且這兩種方法同樣適用于一些免疫調控基因被癌癥所利用、以“規避”個體免疫系統檢測的病例。
為患者帶來全方位福音
基因組學不僅能夠更好地實現對腫瘤的分類和診斷,而且對于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即患者的整體風險狀況怎樣如何,是低風險、中等風險還是高風險的癌癥也具有預后意義。
醫生可利用臨床因素組合以及檢測到的突變,了解患者的整體風險狀況。萊特表示,這些知識*終將帶來更多個性化的治療選擇,從而快速準確地分配療法與靶向藥物。例如,在診斷出5號染色體部分缺失的情況下,MDS患者可根據遺傳圖譜選擇使用藥物Revlimid。再比如肺癌中多個基因(如EGFR、ALK)的突變可能需要選擇特定的抑制劑。
同時,一旦患者接受治療,醫生還需要知道,這是否是依據患者的所有信息做出的適當療法。據介紹,目前億明達正在評估ctDNA,以監控治療后或手術后的干預。其目的是確定患者癌癥的單個突變克隆,以及監控血液中的相同變異。“在連續治療或干預后,我們期望變異被清除,不會再次出現,因為這可能與復發相關。如果再次看到變異,這也許是一個早期警告信號,提示人們改變療法或以不同的方式干預。”萊特說。
此外,還有其他的問題,如能否實現癌癥較早期階段篩查?病情可能如何發展?是否會復發?整體的生存概率如何?除了患者,其家人是否有風險?萊特表示,這些類型的問題目前只是基因組學潛在的研究方向,仍處于理論階段,但有著巨大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