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優質供應
詳細內容
目上通行的方法是通過測定樣品在接受外界能量時其輻射遠紅外光的法向發射率。法向發射率作為遠紅外紡織品輻射遠紅外光功能的評價目標,規定遠紅外紡織產品的法向發射率提高值應 ≥8.0 %,其遠紅外波長范圍為8~15μm,印染后整理織物洗滌10 次后,法向發射率提高值應 ≥7.0 %。
以提出“提高值”的概念,是為了剔除本底效應,以免混淆視聽。研究表明,一般的非遠紅外紡織品本身即具有一定的法向發射率,普通丙綸、錦綸和滌綸的遠紅外法向發射率為70%,普通腈綸為72 %,普通棉、麻為75 %。為規范遠紅外紡織產品的認定,該標準還規定遠紅外產品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和衛生的規定,遠紅外印花紡織品的花形面積應不小于總面積40%,強力不低于相應的非遠紅外產品標準中規定值的80 %,其他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也應按非遠紅外產品標準執行。
法向發射率的測定:按規定剪取試樣和對比樣(非遠紅外樣品),分別將它們粘在銅片上,在100 ℃烘箱烘2 h 后,置于黑體爐中(有效發射率>0.998,光欄孔徑不小于10 mm),升溫至100 ℃,分別測出試樣和對比樣的法向發射率曲線,對照黑體爐的能量發射曲線,計算出試樣和對比樣在8~15μm 波段的法向發射率,取其差值,即為法向發射率提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