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drdzl"></font>

            <font id="drdzl"></font>

            <pre id="drdzl"><address id="drdzl"></address></pre>

              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葛挺

              點擊查看聯系方式

              技術文章

              溫控閥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點擊次數:532 發布時間:2008/6/11 14:10:22
              摘  要: 溫控閥是供暖系統流量調節的*主要的調節設備,一個供暖系統如果不設置溫控閥就不能稱之謂熱計量收費系統。本文簡介了溫控閥的構造和原理,通過分析溫控閥的流量特性,結合散熱器的流量特性,同時引進閥權度的概念,闡述在散熱器熱特性、溫控閥流量特性和閥權度的共同作用下如何確保散熱器系統調節的有效性;并介紹了溫控閥的安裝方案;*后闡述溫控閥節能作用。
              關鍵字: 溫控閥 流量特性 閥權度 熱計量 節能

              1、散熱器溫控閥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用戶室內的溫度控制是通過散熱器恒溫控制閥來實現的。散熱器恒溫控制閥是由恒溫控制器、流量調節閥以及一對連接件組成,其中恒溫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傳感器單元,即溫包。溫包可以感應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體積變化,帶動調節閥閥芯產生位移,進而調節散熱器的水量來改變散熱器的散熱量。恒溫閥設定溫度可以人為調節,恒溫閥會按設定要求自動控制和調節散熱器的水量,從而來達到控制室內溫度的目的。 

              2、散熱器的調節特性是由散熱器熱特性、溫控閥流量特性及閥權度共同決定的。

                 溫控閥在某開度下的流量與全開流量之比G/Gmax稱為相對流量;溫控閥在某開度下的行程與全行程之比l稱為相對行程。相對行程和相對流量間的關系稱為溫控閥的流量特性,即:G/Gmax=fl。它們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線性特性、快開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拋物線特性等幾種特性曲線。 

                 對散熱器而言,從水利穩定性和熱力是調度角度講,散熱量與流量的關系表現為一簇上拋的曲線,隨著流量G的增加,散熱量Q逐漸趨于飽和。為使系統具有良好的調節特性,易于采用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調節閥以補償散熱器自身非線性的影響1。 

                  閥權度對調節特性的影響?烧{比R為溫控閥所能控制的流量與*小流量之比: 


                  R=Gmax/Gmin


                 Gmax為溫控閥全開時的流量,也可看作是散熱器的設計流量;Gmin則隨溫控閥閥權度大小而變化。在散熱器系統中,由于溫控閥與散熱器為串聯,故可調節比R與閥權度的關系為:R=Rmax        2 

                 以某型號的溫控閥和散熱器為例,散熱器的流通能力為5m3/h,溫控閥的閥權度為88%,實際可調比為28,對應的流量可調節范圍100%-4%。散熱器在不同進出口溫差下散熱量的實際可調節范圍見表。

              進出口溫度差(℃)
               25,20,15,10,5
               

              可調節范圍(%)
               
              100~11.6,100~13.5,100~16.1,100~20.2,100~28

                 有表可知,當散熱器進出口溫差較小時,散熱量的實際可調節范圍也見小。但散熱器進出口溫差小于10℃時,溫控閥的*小可調節散熱量約為標準散熱量的20%,溫控閥的有效工作范圍減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溫控閥的高阻力是由散熱器的調節特性決定的,設計時必須考慮溫控閥的這一特性,以免出現資用壓力不夠的情況。 

              3溫控閥的安裝位置


                 3.1散熱器恒溫閥一般安裝在每臺散熱器的進水管上或分戶采暖系統的總入口進水管上。尤其是對內置式傳感器不主張垂直安裝,因為閥體和表面管道的熱效應可能會導致恒溫控制器的錯誤動作,應確保恒溫閥的傳感器能夠感應到市內環流空氣的溫度,不得被窗簾盒、暖氣罩等覆蓋。


                  3.2為了減少投資,提出在戶內系統(一戶一個供暖系統)上只裝一個溫控閥的方案。


                 通常的情況下,應該每一組散熱器(即每個房間)上安裝一個溫控閥。為了減少投資,提出在戶內系統(一戶一個供暖系統)上只裝一個溫控閥的方案。下面首先分析單管系統的熱特性,即流量與室溫的變化規律,并指出溫控閥的安裝方法。


                 3.2.1單管戶內系統只在末端房間裝一個溫控閥。利用熱網工況模擬分析軟件對一個五層樓的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也適用于戶內單管順流系統)進行計算,其結果見表1。表1為供水溫度恒定的情況,這種情況較符合一個大的供熱系統出現流量分配不均的實際工況,因而具有代表性。在設計外溫下,凡實際流量小于設計流量的(相對流量小于1),均出現上層熱、下層冷的現象;凡實際流量大于設計流量的(相對流量大于1.0)都發生上層冷、下層熱的情形。

                  表1: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供水溫度恒定時流量與室溫變化

              室溫(℃)

              相對流量(%)
               
               
               
               
              5層
              1.80
              1.00
              0.48
              0.24
              4層
              18.5
              18.6
              17.8
              17.3
              3層
              18.7
              18.3
              16.8
              15.3
              2層
              18.9
              18.2
              15.8
              12.3
              1層
              19.3
              17.7
              14.8
              9.9
               
              19.6
              17.5
              13.5
              8.6

              注:供水溫度81℃ 

                 上述室溫與流量之間的變化規律,具有普遍性。當室外溫度不等于設計外溫時。這種變化規律仍然存在,所不同的只是在設計外溫,即氣溫*冷時,系統垂直失調*嚴重,也就是層與層之間的室溫偏差;隨著氣溫變暖,垂直失調也逐漸趨緩。單管系統發生這種垂直失調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流量變化與散熱器表面溫度的變化不一致所造成的。一般而言,散熱器的散熱量主要取決于散熱器的表面平均溫度。在設計狀態下,散熱器傳熱面積的選取,都是根據設計工況下,各層散熱器的設計表面平均溫度計算的。但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流量分配不均,各層散熱器的表面平均溫度的變化比率將與設計工況發生差異。當立管實際的流量小于設計流量(即相對流量小于1.0)時,立管的供、回水溫差即大于設計時的溫差,此時上層散熱器的表面平均溫度比下層的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更有利于散熱,因而出現上熱下冷現象;相對流量大于1.0時,情況正相反。 

                 單管系統垂直失調的特點是流量愈大,末端房間室溫愈高;流量愈小,末端房間室溫愈低,根據這種熱特性,對于單管系統,每戶一個溫控閥,應該按如下原則安:   1對于單管順流的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應該裝在該戶內系統*末端房間的散熱器上; 

                 2對于帶跨越管的單管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應裝在戶內系統的入口供水管或回水管上,該溫控閥的遠程溫度傳感器需放在戶內系統*末端房間里; 

                 3對于舊建筑的上分式單管順流系統,每根立管的一個溫控閥,應裝在*底層房間的散熱器上,此時,供熱量應采用熱量分配器計量。應該指出:這種溫控閥的使用方法,其優點是既提高了供暖系統的調節性能,又能減少工程的初投資;其缺點是每戶各房間的室溫為同一標準,不能隨心所欲的進行調節。 

                 3.2.2雙管戶內系統一個溫控閥裝在戶內入口處。雙管系統的垂直失調,是由于自然循環作用壓頭的變化引起系統流量變化而產生的。這種系統,*理想的方案是在每個散熱器上都裝溫控閥。一些房地產開發商不愿意增加投資,取消了所有的溫控閥,盡管在戶內系統中,不會出現嚴重失調現象,但必然導致樓內各層之間的垂直失調。在工程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為降低造價,又不影響供暖系統的調節功能,在雙管戶內系統中,在戶內入口處裝置一個溫控閥,其遠程溫度傳感器可放置任何房間。這一方案,雖然每房間的室溫調節缺乏靈活性,但卻改善了樓內各層之間的冷熱不均,比較符合目前國內的經濟狀況。 

              4、散熱器恒溫閥在采暖系統中的節能作用

                 散熱器恒溫閥正確安裝在采暖系統中,用戶可根據對室溫高低的要求,調節并設定溫度。這樣就確保了個房間的室溫恒定,避免了立管水量不平衡以及單管系統上下層室溫不均勻的問題。同時,通過恒溫控制、自由熱、經濟運行等作用可以既提高室內熱環境舒適度,又實現節能。 

                 恒溫控制——隨氣候的變化動態的調節出力,控制室溫恒定,即可節能。同時,消除溫度的水平和垂直失調,也能是有利環路減少能量浪費,同時使不利環路達到流量和溫度的要求。 

                 自由熱——陽光入射、人體活動、炊事、電器等熱量稱為采暖自由熱,這部分熱量由于不確定性而沒有在設計運行中予以充分考慮,僅作為安全系數考慮。實現室溫控制后,這部分能量可以取代部分散熱量,同時,不同朝向的房間溫差也可以消除,既提高了市內熱環境的舒適度,又節省了能量。 

                 經濟運行——辦公建筑、公共建筑在夜間、休息日無需滿負荷供熱。住宅用戶也以盡量做到無人斷熱,以節省能量和熱費。甚至在不同的房間可以實行不同的溫度控制模式:當人員集中在客廳時,臥室溫度可以降低設定,客廳溫度可以提高設定;在睡眠休息的時間里,臥室溫度可以提高設定,客廳溫度可以降低設定等等。這些措施都可以通過散熱器恒溫閥來實現,已達到節能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建興,涂光備. 散熱器調節特性分析. 暖通空調,2001,(5):83-85
              2涂光備,袁哲寧,黃保民等. 供熱計量技術.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劉雄. 溫控閥對供暖系統初投資的影響. 暖通空調. 2000,30(6):77-78 
              陳強,男,1976年2月生,工程師,地址:解放軍后勤工程學院研究生隊

              原創作者:上海艾迪爾自控儀表有限公司

              相關產品

              script>
              国产三女人间水蜜桃叠罗汉_精品五月天六月花一区二区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