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蔡
技術文章
化學農業下的傷與痛
點擊次數:1168 發布時間:2007/1/29 12:08:45
轉載]食品安全:化學農業下的傷與痛 | |
作者: 信息中心 | 發表日期: 2006-07-14 10:24:55 |
1997年,國外科學家發現了一種體長24厘米,近400克體表為全白色的巨蛙,這種白蛙非常脆弱,無法在無遮蔭的陽光下生活,但卻很兇殘,只要有動物走近,它就會撕咬。研究發現,這是一種嚴重變異的青蛙。 這樣的狀況如果讓農業化學的開山鼻祖李比?吹,他一定會怨恨自己發明了鉀肥和磷肥。自從1837年李比希構建了農業化學時代后,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個時代依舊在延續著,它在填飽人們肚子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無盡的痛苦。 直面食品污染傷與痛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廣泛應用于工、農業中的各種化學制劑、化肥、高效殺蟲劑對環境及食品的污染,導致了人類生殖力下降,這些化學物質能夠干擾人類雌雄激素分子。據統計,到20世紀末的50年間,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十分明顯,甚至有人認為人類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會被自己創造的化學物質所消滅。盡管這有點危言聳聽,但環境和食品中化學物質的危害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一項人類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類的生殖內分泌障礙包括激素水平改變。生殖器畸形、精子活力降低或數量減少,發育異常及某些癌癥如乳腺癌、睪丸癌、卵巢癌等與環境內分泌有關。由于這些物質的親脂性,可以通過食物鏈發生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進入人體后也難以消除而發生聚集效果。 據食品專家介紹,食品污染途徑主要有重金屬污染、有機物質的污染、非金屬物質的污染。 食品的重金屬污染: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日本曾經因為人吃了受重金屬汞(Hg)污染的魚而出現了震驚世界的水俁病。從1956至1960年間,日本水俁灣地區婦女生下的嬰兒多數患先天性麻痹癡呆癥。我國東北松花江流域地區也因魚體重金屬汞(Hg)含量高,當地居民體內含汞量高,也出現幼兒癡呆癥,同樣在日本因食用遭受重金屬鎘(Cd)污染的大米,受害者首先是腎臟受損脫鈣,繼而出現骨軟化、骨萎縮,甚至彎曲變型、骨折,重病者的純體比健康時縮短10至30cm,病人全身骨頭疼痛難忍。這些受害者幾乎全部是婦女,又以47至54歲絕經期前后和妊娠期婦女為多。在瑞典曾發現在排放鎘、鉛、砷冶煉廠工作的女工,其自然流產率和胎兒畸形比率均明顯增高。在我國,預計2000隨污水排放的重金屬鎘每年約達770多噸,從而引起農田污染,大米中含鎘量(高達1.32至5.43mg/kg)大大地超過衛生標準(0.2mg/kg),有的污染區居民每日攝入重金屬鎘的量比非污染區高30多倍。這將給人類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食品的有機物質的污染:有機污染物以化學農藥污染為代表。已有報道表明,癌癥發病率的逐年提高與農藥使用量成正比,農村兒童白血病的40至50%誘因是農藥。另外,婦女的自然流產率與畸型胎兒出生率的增高都與農藥使用有關,某些除草劑可致使胎兒畸型,如小頭畸型,多趾等。目前全國農藥使用量大約為20萬噸左右,真正利用率僅10至20%,其余進人環境。許多農民由于缺少環保知識,施用農藥的技術不過關,因此農藥事故屢有發生。農藥事故危機人數在美國每年高達3至4萬人,我國每年也有上萬人甚至10萬人以上受到農藥的危害。 另一種有機污染物為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為原料制成的,常被人們稱為煤焦油色素或苯胺色素。人工合成色素不僅種類多,著色力強,而且成本低,深受生產者的歡迎。人工合成色素并不象天然色素那樣是一種安全系數很高的物質,它們本身的化學性質決定其有劇毒性。煤焦油和苯胺不僅可引起神經性的中毒,而且具有明顯的致癌性,尤其易患膀胱癌。另外,合成色素在加工、生產過程中,往往還會引入重金屬鉛、砷、汞等。如果不能合理使用這些合成色素,人體攝人過量,必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尤其是嬰幼兒和兒童,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各種器官十分嬌嫩,肝臟的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泄功能都比較脆弱。經常食用艷色食品,色素在體內蓄積過多,會消耗體內的解毒物質和干擾正常的代謝功能,甚至導致腹瀉、腹脹和營養不良等癥。近年來又有專家發現,食用人工合成色素還會嚴重影響人的神經傳導功能,使兒童發生多動癥,注意力無法集中。至于超標準使用或使用已被淘汰的合成色素,則可能致癌、致畸,其后果不堪設想,人們不可掉以輕心。 食品的非金屬物質的污染:非金屬物質以硝酸鹽(NO3)污染與人體關系*為密切。蔬菜富含維生素、礦質營養元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糖酸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但在生產中常因施肥不當而引起硝酸鹽在菜體中的積累。人體攝人硝酸鹽總量的80%以上來自蔬菜。硝酸鹽本身毒性不大,但它在人體胃腸中可轉化為危害很大的致病、致癌物質——亞硝酸鹽,可造成人體尤其是嬰幼兒的血液失去攜氧功能,出現中毒癥狀,它還可與胃腸中的胺類物質合成極強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常導致胃癌和食道癌。日本人每天攝人的硝酸鹽相當于美國人攝人的3至4倍,故日本出現的胃癌死亡率比美國高和6至8倍。所以,在食品店挑選蔬菜和食品時,必須注意其硝酸鹽含量的高低。 從毒韭菜到炸雞翅、從速溶茶到兒童奶粉,關于食品質量的報道中不斷有“致癌農藥”、“蘇丹紅”、“氟化物”、“碘元素”、“亞硝酸鹽”等化學名詞出現。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化學性污染正成為危及食品安全的一大“殺手”。 4大隱患直接威脅著食品安全 從小商小販的不法行為,到中小食品企業的違法違規,以至大型食品企業和國內外知名品牌的暗箱操作,諸多食品安全事件均與化學污染有關!耙ズ檬称焚|量安全的根本在于管好食品加工企業!睒I內人士對記者說。 業內人士指出,4大隱患直接威脅著食品安全:一是絕大多數食品生產企業規模過小,基本上屬于家庭作坊式的,根本不具備生產的工藝、設備和條件。數據顯示,就小麥粉、大米、醬油、食醋來說,占總銷量50%以上的產品都是由10人以下、設施簡陋的家庭式加工作坊或者廠點所生產的。二是相當數量的食品企業不具備檢驗能力。在被調查的60085家企業中,84%的企業沒有生產能力,65%的沒有質量檢驗,42.3%的原材料進廠不進行任何形式的生產把關。三是企業管理混亂。大量的作坊式企業根本沒有什么管理,檢查中發現,15.3%的企業屬于無證生產,一些醬油的生產企業現場臟亂不堪,細菌指數嚴重超標。而且生產人員素質低,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四是一些企業見利忘義。過量使用增白劑、防腐劑、色素。甚至直接用工業原料生產和勾兌。解決企業問題,專家認為要利用立法的手段才能夠改變現狀。 但是,從源頭直接清除和改變化學污染,成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據專家介紹,常見的食品化學性污染有農藥污染和工業有害物質污染。農藥除了可造成人體的急性中毒外,絕大多數會通過污染食品對人體產生慢性損害。農藥主要通過4種途徑污染食品:一是食物鏈富集,土地中的有害物質通過一級級食物鏈的積聚;二是噴灑農藥直接污染食用作物;三是植物根部吸收;四是運輸貯存中混放。 三安農業鞠克明總經理說,世界農業發展的勢頭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叭材J健鼻∏榻鉀Q食品安全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鑒的道路。 一是生態化!叭材J健辈粌H僅只能解決農民增收,它對化學農業帶來的環境和食品危害都能進行有效的化解,不僅能解決種植環境污染問題,它正在制定的食品生產過程中的102項高標準,能夠確保食品能夠達到和超過世界安全食品標準。有關專家評價,“三安模式”是我國農業走出一條富有自己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大膽嘗試。 二是市場化!叭材J健笔袌龌r業可以選擇的一條出路,它采用企業加農戶加政府共同組成利益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企業提供3A技術、技術產品和市場渠道,農戶提供土地(或養殖場)和勞動力,并日益深入地融入到世界大市場中。因此,在投入較低的前提下,廣泛應用適合國情的生物技術,對發展中國家生產出高產量、高質量的農產品,實現農業產品的商品化,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三是科技化!叭材J健币23項技術為后盾,能夠解決現階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從環境到食品安全生產的各個環節,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吸收、消化世界農業技術,才能促進農業的發展。 吃飽肚子的高興并沒有維系很久,人類發現了“革命”的代價竟是如此之大,一些令人類膽戰心驚的幽靈出現了,環境惡化、土壤和水源污染、土壤嚴重退化、癌癥、腫瘤、皮膚病……均不期而至,人類明白了,幾十年來在為自己掠奪性開發食物的同時,也為自身掘出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陷阱,證實了“人類只有自己才能毀滅自己”的預言。到本世紀60年代后期,美國作家卡爾遜所著《寂靜的春天》一書描繪了因濫用農藥形成的一個沒有鳥啼蛙鳴的可怕世界的圖景,促進了人們對化學農業的批判性認識,從而發動了以生物技術為核心的迅速波及全球的“環境革命”,這就是農業發展的第三階段:生物農業,也是農業發展史上的第二次質的改變,也能夠帶我們走出陷阱。 |
原創作者:上海奧譜勒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