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蔡
熱門標簽
技術文章
有毒芳香胺
點擊次數:1010 發布時間:2007/1/29 14:30:33
[轉載]央視為什么死瞌“廣東制造”? | |
作者: 信息中心 | 發表日期: 2006-07-13 10:19:09 |
央視又瞄準“廣東制造”了。央視*新一期《每周質量報告》報道:經調查發現,部分廣東童裝含有致癌物質,即童裝上鮮艷動人的圖案,是用含有毒芳香胺成分的涂料加工而成!@是繼金絲美容騙局、假冒“優之良品”、汞含量超標祛斑美容霜、“波麗寶”豐胸產品之后,又一起“廣東制造”被央視揭曝“黑幕”事件!對此,有廣東媒體發出不滿的聲音:央視為什么死瞌“廣東制造”? 筆者以為,不是央視“死瞌”,而是因為“廣東制造”實在有“料”可曝。廣東乘改革開放政策之先機,經濟繁榮,假冒偽劣產品也相應地“昌盛”,但相應的經濟政策和監督管理措施滯后,甚至某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財政任務和所謂的政績,對于轄內生產偽劣產品的企業實行地方保護政策,如工商檢查只是走過場,對于上級的突擊檢查則預先向不法商家發出通知,甘當“內奸”,這已經是一條流行的潛規則。不久之前對于央視曝光“汞含量超標祛斑霜”,廣州藥監局就明確表示半年前“已經著手對涉案企業進行立案調查”,只是一直“處于取證階段”。這次致癌童裝事件同樣走不出這個“怪圈”:今年兒童節前夕,廣東省工商局對廣州、深圳等六個城市的童裝進行抽檢,91個批次的童裝就有51個批次不合格,其中涉及安全性指標不合格的童裝達42個批次,特別是有9個批次的童裝被檢出了可能致癌的有毒芳香胺,占抽檢服裝近10%。當時為什么不“殺無赦”?是因為地方政府與生產企業之間有不可言傳的關系嗎?——對于這種很有“內容”的新聞現象,任何媒體,包括央視,哪有不層層剝繭地追蹤下去之理,除非是不知,或是迫于某種壓力。 致癌童裝流進市場,根源還是監管不力。就服裝的安全性問題,我國于2003年頒布了《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禁止生產、銷售、進口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紡織產品。也就是說,生產商一直是有法可依的。假如生產商說不知道這個標準只能說明其法制觀念淡薄,那么,我們的監督管理部門不知道嗎?既然知道,為什么允許致癌童裝流進市場?顯然,“監督不力、市場監管制度缺失”等習慣性的解釋已顯得蒼白無力,更不能窮盡個中原因。而筆者*想問的是:為什么總是“監管不力”?為什么對“監管不力”從來就沒有相應的監督機制和懲罰條例? 對監督缺乏有效的監督,經濟市場談法治也屬枉然,更多的“黑幕”必將源源不斷! | |
-特化社區- |
原創作者:上海奧譜勒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