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小李
公司動態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2011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2011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分析
1、機床工具產品出口
2011年上半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41.3億美元,同比增長32.9%,比歷史、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還增長23.4%。上年出口強勁的切削刀具、磨料磨具勢頭已明顯減弱。
2011年1-6月,我國金屬加工 機床出口額10.9億美元,同比增長34.4%。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出口7.5億美元,同比增長36.3%;金屬成形機床出口3.4億美元,同比增長30.2%。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4.1億美元,同比增長53.5%。其中數控金切機床出口3.4億美元,同比增長51.9%;數控成形機床出口0.8億美元,同比增長60.8%。
今年上半年全球機床市場活躍,我國對美國、德國出口機床明顯好轉,增速都在50%左右;對印度、巴西、俄羅斯、日本以及東盟市場的機床出口繼續呈現較高的增長速度。
2、機床工具產品進口
2011年1-6月,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96.9億美元,同比增長46.4%。進口額占比達63.3%的金屬加工機床,同比增長為57.8%,比全行業整體水平高出11.4個百分點。主要是金融危機過后,國內金屬加工機床市場需求,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需求增大,導致機床進口增長較快。
2011年上半年,機床工具產品各月的月度進口額都處于較高值,除2月外,月度進口額均在16億美元以上,其中3月達到19.5億美元,是近幾年月度進口額值。
2011年上半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額61.4億美元,同比增長57.8%。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50.1億美元,同比增長58.3%;金屬成形機床進口11.3億美元,同比增長55.5%。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進口51.1億美元,同比增長56.5%。其中數控金切機床進口44.9億美元,同比增長57.0%;數控成形機床進口6.2億美元,同比增長52.5%。
由日本進口的數控機床按金額計算,其數控化率已達到90%以上,以中小型數控機床居多,其平均單價略低于數控機床進口平均水平。從德國進口的機床金額數控化率接近80%,以高檔數控機床為主,其平均單價是數控機床進口均價的3.3倍。
3、進出口分析
。1)數控機床出口快速增長,產品結構趨好
今年我國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延續了上年高增長態勢,同比增長達到53.5%。出口產品結構也有所好轉,數控機床出口平均單價同比增長33.8%。出口較多的數控電加工機床、數控臥式車床、數控龍門銑床、數控沖床的平均價格增長均超過40%。
。2)傳統與新興市場齊增長,機床出口貢獻率提高
進入2011年后,我國對美國出口機床呈現出良好勢頭,各月累計增速均在48%以上。對日本出口的機床中,數控機床是主流,占比達到82.5%,同比增長也高于50%。對印度、巴西、俄羅斯以及東盟地區的機床出口增長依然強勁。
。3)消費電子制造業拉動機床消費市場
中國是世界大消費電子制造基地和第二大消費國,隨著某些境外消費電子加工企業在我國的急劇擴張,大批量的電加工機床、加工中心、數控鉆床、數控銑床等進入我國,是今年機床進口居高不下的原因。
目前應用于我國消費電子制造的設備還是以進口機床為主?上驳氖,沈陽機床集團已開始成批提供小型數控鉆銑加工中心,用于iPhone手機外殼和部分零件的加工。
。4)需求結構變化,改變進口格局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的數控機床進口國和消費國,2010年,中國機床消費同比增長43%,達到284.8億美元,進口約為94億美元,中國成為世界大機床消費國。雖然“十一五”期間機床行業實現了較快發展,但高檔數控機床產值僅約占金屬加工機床行業產值的10~15%,面對巨大的消費市場,國內機床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無法滿足迅速膨脹的市場需求,多數高檔數控機床產品仍需大量從國外進口。
從上半年我國機床進口來源分布看,列前兩位的日本、德國進口占比合計已超過60%。2008年以來,我國中高檔數控機床需求明顯增加,由于國內機床的產品結構與當前的需求結構之間存在差距,中高檔數控機床進口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
列進口來源第三、四位的中國臺灣和韓國,進口機床占比分別為13.2%和6.5%。臺、韓主要以中檔數控機床為主,在我國大陸這類產品中占有很大的市場。金融危機過后,臺、韓對我國大陸的進口很快就恢復到了2008年水平。值得關注的是,在ECFA實施后的半年中,臺灣地區數控機床對大陸進口的增速顯著高于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31.8個百分點。
4、全年出口增速20%
雖然我國數控機床制造水平有所提升,但對外貿易狀況仍令人擔憂。一方面是數控機床出口單價的持續下滑,下降幅度較大的有臥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磨床、數控沖床等。除人民幣升值外,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競相壓價是其中的因素。另一方面,高檔數控機床的進口份額不降反增,進口產品擠壓了國內企業的生存空間,加之國內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威脅,國內多數機床企業高檔數控機床毛利率出現下降態勢。
但持續上漲的需求為全球機床市場帶來了金融危機后的轉機。今年上半年,各主要機床生產地的訂單情況良好,美國、德國機床訂單成倍增長;日本海外訂單累同比增長52.2%;韓國機床累計新增訂單同比增長44.0%;意大利機床海外市場訂單增加37.4%;我國主要企業機床在手訂單同比增長39.7%。而且這些是在上年基數已經有所提升的基礎上取得的。
但在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看來,未來的幾個月,這種高增長態勢將放緩。主要原因:一是世界仍處于經濟復蘇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過去;二是近日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被降,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蕩,美國經濟復蘇又陷入低迷,更增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三是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刺激政策主要投資已近尾聲;四是國家嚴格控制信貸規模,中小企業融資難、資金短缺現象日漸顯現。從目前了解的情況,國內外機床后續訂單增速已明顯減緩。
今年以來,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將進口和出口值雙雙推上歷史水平。進口機床繼續創年度新高已成定局,全年進口額預計可達120億美元以上。上半年的出口值為全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預計全年機床工具產品和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增長在20%左右,完全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歷史水平將成為可能。
機床進出口優化提升競爭力
展望“十二五”,我國數控機床的發展將努力解決主機大而不強、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發展滯后、高檔數控機床關鍵技術差距大、產品質量穩定性不高、行業整體經濟效益差等問題,將培育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設等方面提升到戰略高度,實現工業總產值8500億元的目標。并力爭通過10~15年的時間,實現由機床工具生產大國向機床工具強國轉變,實現國產中高檔數控機床在國內市場占有主導地位等一系列中長期目標。
面對人民幣升值,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銀行貸款利率提高,一些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都將給出口企業帶來困難。當前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調整和優化出口產品結構
中國出口的機床工具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低附價值產品占有很大比重。近幾年來出口產品結構有所改善,出口產品技術含量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數控機床出口的平均單價為3.1萬美元/臺,比去年同期的2.18萬美元/臺,提高了0.92萬美元/臺。但總體看,差距仍然很大,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
首先,要適應市場需求,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金融危機發生后,各國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有關出口企業要適應這一變化,根據用戶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做好服務。其次,隨著國內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品結構的進展,及時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出口產品技術含量。繼續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產品擋次。再次,逐步減少“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如機床床身鑄件毛坯、鍛件、鋼結構件等。
2.出口貿易要努力規避匯率風驗
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已給出口企業造成很大困難,需要尋找規避匯率風險的有效方法。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已產生積極效應。中國銀行7月7日宣布,中國今年以來境內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量已超過8400億元,大大高于去年全年的業務量。這項措施是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避免因人民幣升值給出口企業造成損失的可靠途徑。據統計,到去年底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企業已超6.7萬家。出口企業要積極爭取列入試點名單,積極推進人民幣結算。
由于目前人民幣結算額中絕大部分是進口貨物,出口貨物僅占10~20%,出現了明顯的“失衡”現象。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于今年6月21日公布《關于明確跨境人民幣業務相關問題的通知》,正式明確了外商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的試點辦法!锻ㄖ分赋,境外參加銀行應當追蹤客戶購售人民幣后的資金流向,對新客戶及金額較大的交易作更詳細的審核,并應當注意監測異常交易,以防止潛藏的套利行為。
3.面對大量進口,要把握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機床進口年年高速增長,給國內機床行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國內企業要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011年4月29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發布了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2011年版),其中包括16種高檔機床(與2009年發布的目錄相同)給予貼息(按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政策支持!逗{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一大批機床工具從臺灣進口,增長迅猛。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將降低進口成本等。這些因素必將進一步擴大進口。
為此,羅百輝建議相關企業一方面要充分用好國家鼓勵進口的政策,引進所需的技術和設備以及產品配套用關鍵零部件。同時,要重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自主創新并不意味著什么都要從頭開始自行研制。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任何國家不可能在一切領域都獨立地發展技術,關起門來搞自主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工作非常重要。通過進口技術的設備,進行分析研究,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同步予以改進和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研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努力提高競爭力。
4.“走出去”,加大化經營力度
據聯合國貿發組織公布,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已經由2008年的世界第12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6位,預計2010年排序還將上升,中國已進入海外投資較快增長階段。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制訂相關法規,促進境外投資的便利化。
近幾年來,中國機床行業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展化經營取得了實效,有的正在逐步建立全球銷售服務網點,為進一步擴大出口,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鼓勵更多有條件的機床工具企業“走出去”投資辦廠,或與當地企業合資、合作,或有選擇地兼并、收購國外具有制造技術的企業,創造條件逐步將技術移植到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中,以此促進中國機床工具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