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drdzl"></font>

            <font id="drdzl"></font>

            <pre id="drdzl"><address id="drdzl"></address></pre>

              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小李

              點擊查看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我國化學品監管缺失引發的食品安全

              點擊次數:216 發布時間:2011/7/12

              席卷全臺的“塑化劑風暴”

                2011年3月,臺灣食品藥品管理部門一名檢測員在給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檢測時,發現了一種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塑化劑——DEHP。DEHP是一種工業原料,普遍用于塑膠材料的塑化劑,在臺灣被確認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為非食用物質,不得用于食品生產加工。

                含“瘦肉精”的豬肉

                2011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雙匯肉制品含有“瘦肉精”。這場食品安全事件愈演愈烈,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瘦肉精”專項整治方案》,4月12日,公安部通報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6名,收繳“瘦肉精” 400余公斤。國內外的相關科學研究表明,食用含有 “瘦肉精”的肉,常見有惡心、頭暈、四肢無力、手顫等中毒癥狀。長期食用則有可能導致染色體畸變,會誘發惡性腫瘤。

                浸泡福爾馬林的“問題銀魚”

                2011年4月,青島市城陽質監局接到市民舉報,在一間民房內查獲大量浸泡福爾馬林的“問題銀魚”。福爾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正常人體接觸,輕則皮膚過敏、眼睛刺痛,重則致癌,甚至致命。另外,福爾馬林會造成細胞的變性,可能引起生物畸形。

                三聚氰胺毒奶粉

                2008年9月11日,一條名為《甘肅14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的新聞,使三鹿問題奶粉事件開始浮出水面。2008年9月12日,衛生部通報受污染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致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事實初步認定。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隨后,各地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與三鹿奶粉事件相關的刑事案件4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2名,逮捕60人。三聚氰胺作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劑、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

                蘇丹紅、瘦肉精、硫酸銅、三聚氰胺、塑化劑……這些貌似離我們很遠的化學名詞卻在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中進入普通公眾的視野。“國人通過食品進行化學掃盲”雖是一句戲言,卻也道出了其中的尷尬和無奈,以至于很多公眾談“化”色變。

                針對這一尷尬現實和不斷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化學品監管的缺失和滯后是其重要原因。對待化學品要一分為二,不能以“有”和“無”來論是非。

                4.5萬種化學物質僅有一個條例 化學品法律層面監管嚴重滯后

                來自首屆全國檢驗檢疫學術報告會上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化學品有700萬種之多,而進入環境的化學物質已達10萬種。

                魏復盛告訴記者,我國已生產和上市銷售的現有化學物質大約有4.5萬種,其中約有3700種屬于危險化學品,有300多種屬于劇毒化學品。作為一個化工品進出口大國,我國大約100多種化學產品世界產量。但與之極不相稱的卻是,我國對化學品的監管只有一部國務院關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對于這僅有的一部條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化學品安全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陳會明告訴記者,這部頒發于2002年監管條例,主要限制的還是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運輸。今年3月經過修訂后才增加了對使用、經營者的一些監管。而在歐洲,2006年至今年,連續發布的化學品監管法規就有三部。

                “我國關于化學品監管在法律層面遠遠滯后,隨著我們和的接軌,在這一方面和全球是有距離的。”魏復盛表示。

                我國缺乏完備的化學品安全測試和風險評價體系

                早在2005年化工業產值就被中國趕超的歐盟,對化學品的監管像食品、藥品一樣,是并行的“三駕馬車”。據陳會明介紹,歐盟不僅有專門化學品管理機構,僅管理化學品的官員就達500人。所有的化學品進入市場前都要經過系統的安全測試和風險評價,通過風險評價確定其用途,并將數據提交給管理部門。但目前,我國并沒有這套程序。

                陳會明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對化學品的管理只有一個環保部污染防治司下屬的化學品管理處,監管重點是進出口的化工品。

                在環保部網站上,記者看到“化學品環境管理處”主要職責包括:組織化學品環境風險評價追蹤;篩選和公布重點控制的化學品目錄;承擔化學品進出口、新化學物質登記等。

                魏復盛院士也表示:“化學品上市,要使用必須得到許可。而我國目前的情況是好多都沒有批準,甚至都找不到人批準。國家批準的話就要有安全試驗數據和風險評價,然后再確定你能不能用?怎么用?用多少?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們現在還缺乏相應的完備體系。”

                對待化學品要一分為二 食品添加劑沒有“原罪”

                監管的缺失讓明確不能用于食品的化學品滲透到食品領域,并引發了一個又一個食品安全事件。在不能辨別“誰是誰非”的情況下,很多公眾開始拒絕食品添加劑。浙江紹興19個知名飯店的大廚更是掀起了一場“裸烹”運動,向市民承諾,以后做菜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劑,并愿意接受大家的監督。食品專家表示,添加劑并沒有“原罪”,目前市民普遍對添加劑的抵觸是一種誤解,是少數人的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讓添加劑背了黑鍋。作為食品工業不可或缺的“一員”,許多食品添加劑都有自己的獨特用途——如果不添加抗氧化劑、防腐劑,很多食物甚至過不了一天就會腐爛變質,對于現代食品工業而言,添加劑是絕對的“功臣”。 魏復盛告訴記者,對化學品不要以“有”和“無”論是非,一定要一分為二,正確的使用會給人帶來好

                處,錯誤的使用會給人帶來災難。如果違規添加或者加入量超過了允許范圍,就會產生危害。比如三聚氰胺,作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劑、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赡軓沫h境、食品包裝材料等途徑進入到食品中,但其含量很低。兒童奶粉小于每公斤1毫克是合乎標準的,但是有意地加進去代替蛋白,就會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

                對于由化學品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陳會明提出了獨到的觀點:“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食品安全事件呢?包括三聚氰胺,包括塑化劑都是非法添加物,既然是非法添加物,它跟食品就沒有關系,是化工原料監管的源頭出了問題。為什么市場準入沒有嚴格監管起來?在西方都是通過化學品的立法把它確定下來的。你必須向監管機構上報相關數據,你必須要做風險評價,必須要確定它的用途,如果這條鏈條完整了,那么,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會少很多。”

                對于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兩位專家都表示,除了要從源頭上加強對化學品的監管,還應該加大非法添加者的違法成本。

              相關產品

              script>
              国产三女人间水蜜桃叠罗汉_精品五月天六月花一区二区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