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經銷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劉一山
熱門標簽
技術文章
糖化血紅蛋白才是II型糖尿病患者的關鍵指標
80%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死亡?刂蒲鞘穷A防糖尿病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然而,血糖控制不達標已經成為全球II型糖尿病治療的一個重要問題。近日,全國10個省市的糖尿病和內分泌科專家匯聚北京,參加“強化控制血糖達標”全球項目在中國的啟動儀式,同時探討如何解決患者血糖達標難這個大難題。
據了解,“強化控制血糖達標”全球項目旨在革新傳統治療理念,宣傳強化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提高血糖達標率,降低糖尿病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據統計,我國70%以上的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達標,是糖尿病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一個重要原因。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潘長玉教授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患者甚至醫生混淆了監控指標與診斷指標。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只是糖尿病的診斷指標,糖化血紅蛋白(HbA1c)才是公認的糖尿病監控的“金標準”,患者應該每3-6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
監控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的一個必要部分。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后血糖的測定,只是反映某一具體時間的血糖水平,且容易受到進食和糖代謝等相關因素的影響,并不穩定。糖化血紅蛋白則不同,它穩定可靠地反映以前數周內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更適合作為糖尿病的監控指標。
另外,糖化血紅蛋白和因糖尿病引發心血管并發癥所造成的死亡率有緊密的關聯。據英國劍橋醫學院的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在男性患者中,血紅蛋白A1c每增加1%,死亡率的相對危險率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而且與其他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無關。降低糖化血紅蛋白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提醒廣大患者:如果僅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而沒有控制好糖化血紅蛋白,就證明血糖水平仍然不正常,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傳統對I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首先從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開始,然后采取單個藥物治療。若治療不理想,再添加藥物。但是傳統的治療方案過于保守,不能有效控制糖化血紅蛋白達標,而且可能耽誤*佳控制時機。“強化控制血糖達標”全球項目提倡對II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積極治療方法:盡早藥物治療,盡早聯合治療。
上海長海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鄒大進教授也指出,因為生活節奏變快,工作繁忙,飲食規律變化,部分患者已經不可能做到通過控制飲食和運動來控制血糖。盡早采用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這批患者血糖達標,避免走上心血管并發癥的“不歸之路”。
目前治療II型糖尿病的藥物層出不窮。不管是單藥還是聯合治療,II型糖尿病的治療必須理性化。廣州中山二院付祖植教授說,80%到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胰島素抵抗的加劇伴隨2型糖尿病的不斷發展。所以任何強化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必須建立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基礎上。
北京301醫院內分泌科潘長玉教授強調,II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只考慮降低餐后或空腹血糖,而是要從“源頭”開始,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來控制糖化血紅蛋白,獲得長期穩定的血糖控制。在糖尿病的起始治療階段,保持減輕胰島素抵抗藥物(例如胰島素增敏劑)的使用,不但能通過改善血糖控制減少血管病變,還能夠通過改善胰島素抵抗而減少大血管病變。
原創作者:中興科儀(北京)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