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優質供應
詳細內容
一、8.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組織應在受控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服務提供。適用時,受控條件應包括:
a)可獲得形成文件的信息,以規定以下內容:
1)所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或進行的活動的特征;
2)擬獲得的結果。
b)可獲得和使用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資源;
c)在適當階段實施監視和測量活動,以驗證是否符合過程或輸出的控制準則以及產品和服務的接收準則;
d)為過程的運行提供適宜的基礎設施和環境;
e)配備具備能力的人員,包括所要求的資格;
f)若輸出結果不能由后續的監視或測量加以驗證,應對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實現策劃結果的能力進行確認和定期再確認;
g)采取措施防止人為錯誤;
h)實施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動。
二、標準理解:
1、2015版將2008版生產和服務提供的確定歸納到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這一節。也就是說生產和服務提供的過程的確定也是受控條件。
2、本條款要求組織應設定控制產品和服務提供的控制條件,以確保條款8.1中的確定的準則得到滿足。為了控制產品和服務提供過程,組織應考慮產品和服務的整個周期,包括對交付后活動的要求,如質;蛲对V處理。

三、新舊標準變化:
1、將2008版7.5.2條款“生產賀服務過程的確認”,合并為8.5.1條款f條款。
2、新版標準還提出了新的要求:
。1)8.5.1受控條件a條款可獲得形成文件的信息2)擬獲得結果
。2)增加了c條款,在適用階段實施監視和測量活動,以驗證是否符合過程或輸出的控制準則以及產品和服務的接收準則
。3)增加了d條款為過程的運行提供適應的基礎設施和環境
。4)增加了e條款配備具備能力的人員,包括所要求的資格。
組織應在受控條件下實施產品和服務的提供。適用時,受控條件應包括:
a)獲得規定以下內容的文件化信息
1)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或執行的活動的特性
2)要達到的結果;
b)獲得和使用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資源;(將監視和測量設備作為一種資源)
c)在適當階段進行監視和測量,以驗證過程或輸出的控制準則及產品和服務的接收準則已得到滿足(提出也要滿足過程或輸出的控制準則)
d)使用適宜的設備和過程環境;(將工作環境改為了過程環境)
3、首次提出實施防止人為錯誤的措施。
四、審核要點:
1、檢查企業是否制定防錯措施。組織應識別這些過程,并制定必要的防錯措施,例如提醒、報警裝置等,審核員也應加強這方面的知識,以提高審核的有效性,并在審核中能獲取證據,證實組織充分識別、建立并有效實施了防錯措施。
2、檢查企業是否結合其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確定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需要哪些受控條件,要采取哪些具體控制措施。本條款給出a)~h)八個方面的受控條件,企業依據本條款八個方面的要求,考慮其生產和服務提供中每一個過程對*終產品和服務的影響程度,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策劃適合自身的受控條件,策劃并確定適當的控制措施,以滿足顧客和組織規定的各種要求。組織在設定產品和服務提供的控制條件時可考慮以下適用的方面:
——人員(例如能力、生產力、其他認為因素);
——資源(例如需要的原材料‘設備、時間);
——方法(例如活動、關鍵控制點、程序)。
3、檢查企業是否設定控制產品和服務提供的控制條件,以確保條款中確定的準則得以滿足。為了控制產品和服務提供過程,組織是否考慮生產和服務的整個周期,包括對交付后活動的要求,如質;蛲对V處理。

五、審核檢查表:
1、在生產和服務提供前,組織如何進行策劃?策劃結果形成了哪些可操作的文件?
2、組織生產和服務提供受控條件有哪些?其中關鍵過程受控條件是否齊備、充分、適宜?
3、為有效地進行生產和服務提供,有關人員是否獲得相應的產品特性要求?產品特性的信息以何種形式表述?該表述是否形成文件,且清楚、正確、完整、適用?
4、當沒有作業指導書,不能有效進行生產和服務時,有關人員是否能獲得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是否清楚、適用、正確、有效?
5、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使用的設備的技術性能和技術狀況是否能夠確保達到產品質量、工作效率和能源消耗的要求?特別是那些組織主要以設備和顧客接觸時(如電信、公路),是否能夠確保顧客滿意?設備使用人員是否能夠正確使用設備,是否規定并實施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對使用的設備是否適宜,組織是否規定并實施了有效的檢查評價制度,一旦發現不適宜設備,組織是否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糾正后是否重新驗證評價?
6、為確保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受控,在需進行測量與監控的過程或場所,有關人員是否獲得并使用了能夠滿足測量和監控要求的裝置?
7、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哪些過程和過程輸出必須實施監控或測量?監控或測量的項目、要求及方法是什么?由誰實施監控或測量?實施監控或測量的資源是否適當、充分?實施的監控或測量是否已確保過程受控?
8、在生產和服務提供的過程中,對產品的放行(上個過程的輸出作為下個過程的輸入)是否明確:
、欧判袟l件并被遵守?
、品判羞^程的監控或測量并被實施?
、欠判惺掷m并被執行?
9、產品的交付過程、條件、方式、確認是否規定并被實施?交付過程中,顧客是否感到可信、方便、快捷、準確?組織是否保存了產品交付記錄?
10、組織交付活動及規定有哪些?這些交付后活動是否有助于提高顧客滿意率?有助于改進開發產品或服務質量?
六、總結:開出的不符合項報告這樣描述沒有問題,部分生產過程的策劃有效性不足,不能滿足ISO9001標準8.5.1的要求,如果你公司通過技術研究后覺得:實際物料混合活動滿足參數要求,不存在客戶風險,并對其他3條生產線進行采樣,沒有類似問題,你可以修改成型條件表的上限,這樣不就符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