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代理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50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王宇豪
熱門標簽
公司動態
缺血就要補鐵嗎?答案是錯的!大腸桿菌是關鍵!
大腸桿菌是人類腸道中*流行的細菌,很多人認為它們是一無是處的有害細菌,這項研究徹底顛覆了過去認知——它們也有對宿主有益的一面。這項研究*終可能幫助人類更好地治療缺鐵性貧血,要知道,全球至少10億人每天都不得不面對這種疾病。
“近年來,我們開始意識到在人類胃腸道中繁殖的許多微生物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是我們才剛剛開始挖掘它們具體提供了什么益處以及如何提供,”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系(MCDB)教授韓珉說。“這項發現確定了E. coli的一個關鍵作用——幫助細胞吸收鐵。”
雖然一些大腸桿菌會引起疾病,但是在我們腸道中活躍的大多數都是無害的。由于大腸桿菌如此普遍,韓教授和助理研究員Bin Qi推測大腸桿菌肯定也發揮著有益作用,并決定著手鑒定它的代謝產物和功能。
他們的研究從模式生物線蟲開始,這種蠕蟲體內富含大腸桿菌。當幼年線蟲被喂食經過工程改造不能生產腸菌素(enterobactin)的大腸桿菌后,它們的生長明顯緩慢,體內鐵含量很低。當這種腸道菌素被重新導入線蟲后,自然生長得到恢復,鐵水平上升。
隨后,人類細胞和線蟲實驗都證明,補充腸菌素,甚至不用補鐵,也能顯著提高細胞中的鐵水平。
科學家們其實早就知道大腸桿菌會產生腸菌素來搬運鐵,目的是維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然而,他們的推測是,大腸桿菌從宿主哪里“偷”鐵,好像拔河比賽一樣,而不是像新研究證明的“為宿主補鐵”。
這篇文章挑戰了人們過去的推測,表明腸菌素與宿主細胞線粒體中的ATP合成酶結合,把鐵也拉進宿主細胞之中。
“盡管細菌制造出了搬運鐵的化合物供自己使用,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也逐漸學會了為自身利益而劫持它們,”韓教授說。
缺鐵是世界范圍內*普遍的營養缺乏性疾病,影響著全球四分人口,特別是不發達國家的婦女和兒童,貧血是這些國家面臨的一項主要公共衛生挑戰。
韓教授指出,口服鐵補充劑雖然在某些情況下有益,但是同樣也可能會不小心抑制腸菌素的產生,導致鐵的吸收降低,這恰恰適得其反。他說,口服抗生素可能會產生同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