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優質供應
詳細內容
眼間2016年已經過去一半,朋友們聊起今年的百貨業績都紛紛搖頭。不光地段普通的項目在掙扎,連占據城市核心商圈的百貨大佬們,也都要變中求生存。說的極端一點,很多百貨面臨不改死路一條,調改尚有一線生機的狀況。
近年來,商業市場巨變,各百貨商場的背景、理念不同,因而調改的策略、措施也不同。整體而言,調整偏保守,這可能也是百貨都在調改,而頹勢難逆的原因。
(一)漸進改革:提升環境,豐富業態、突出定位
百貨業主們都意識到高檔奢華的消費熱潮已經過去,不再強求Louis Vuitton這樣的奢侈品,轉而目光投向更加年輕、時尚的顧客。市場上輕奢風、Lifestyle風開始風靡,百貨商場紛紛從硬件環境和品牌組合上做文章。
北京西單——漢光百貨&君太百貨的穩健變革
1999年開業的中友百貨(后更名為漢光百貨)和2003年開業的君太百貨只隔一條馬路,由天橋連通,漢光百貨緊鄰地鐵站,地理位置更佳。君太定位于流行時尚百貨,相較而言,漢光更顯成熟。
漢光百貨4萬平方米,君太百貨6.3萬平方米。今天看來他們的體量都不大,這也是很多傳統百貨的一個特點。面對市場和顧客的變化,以及大悅城的競爭,漢光和君太近年也都做了一定程度的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