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展示
無線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廠家
點擊次數:63發布時間:2017/12/4 16:15:06

更新日期:2019/3/9 15:07:09
所 在 地:中國大陸
產品型號:
優質供應
詳細內容
24小時服務電話:158-1872-2296 劉經理
無線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廠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開始盛行“有線廣播大喇叭”,由縣廣播站主辦,可通到戶里,大部分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節目。隨著科學技術的的發展,軍工使用的無線廣播技術已經在普及到民用廣播器材設備上,用無線廣播大喇叭替代復雜的扯線布廣播喇叭的方式,安裝簡單、美觀大方,使廣播惠民真正實惠到老百姓上。
無線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無線調頻廣播系統廠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開始盛行“有線廣播大喇叭”,由縣廣播站主辦,可通到戶里,大部分轉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節目。隨著科學技術的的發展,軍工使用的無線廣播技術已經在普及到民用廣播器材設備上,用無線廣播大喇叭替代復雜的扯線布廣播喇叭的方式,安裝簡單、美觀大方,使廣播惠民真正實惠到老百姓上。

農村流行這樣一句順口溜:“一朵牽;,爬上大樹杈。”說的就是農村廣播“大喇叭”。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喇叭幾乎被扯滿了鄉間地頭,農民在田里干活聽著國家新出臺的惠民政策、國家方針,播放的節目也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但隨著傳播媒介發生變化,大喇叭也經歷了一段低潮期。這幾年,農村大喇叭雨后春筍般地在各地普及起來,又煥發出了嶄新的生命力。在國家的“村村響”工程的推動下,很多農村地區都安裝了農村廣播,有的是掛樹上,有的是進家院。通過廣播獲取信息,農民覺得又快又靠譜。
全國各地也會把廣播“村村響”工程作為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三分在建,七分在用”,通過近幾年無線廣播在鄉鎮的普及,全國各地用上無線廣播的縣域已近半數,農民已經切實得到實惠。
在科技發達的現在,農村廣播“大喇叭”還有用么?
玉米、小麥秸稈禁燒宣傳,防范于未然
雖然秸稈焚燒的灰是非常好的鉀肥,但是秸稈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更為之大,不僅是云霧遙繞,氣味難聞,而且焚燒會產生大量微小的顆粒物,這些對人身體健康都有威脅。焚燒玉米秸稈是一種利用效率非常低下的做法,十分浪費資源。而*近秸稈禁燒已經成為了比較熱門的話題,政府出臺政策,發現一處著火點,罰款五十萬!為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識、健康意識,每當農忙前村委會都要進行秸稈禁燒的宣傳,加大力度的保護人民的健康問題和財產安全問題。
遇到災害,一聲廣播能救命
去年夏天,一場大洪水侵襲湖南懷化溆浦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金二十萬畝。但是當地群眾防洪防災、抗洪自救工作組織得井然有序。
溆浦縣城一家電器商行的負責人舒采祥回憶說:“清早起來的時候,我聽見廣播喇叭說今天發大洪水,要注意財產安全。我清早就通知店里所有的員工待命,把東西打包,邊打包邊入庫。我們的商品基本上全部安全轉移了。”
溆浦縣低莊鎮黨委書記宋克洋告訴記者,農村廣播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針對各地實際,時間發布正確的信息。“我們鎮里已經率先在全縣建好了‘村村響’廣播,196個喇叭,廣播效果是很好的。有些緊急情況比如上面水庫什么時候泄洪、泄洪量有多大、什么時候經過我們這里,廣播了以后就沒有人去打魚了,不會在河堤上走了,洪峰來的時候保證了安全。”
邊干活邊聽廣播,給勁兒
寧夏青銅峽市葉盛鎮龍門村養殖大戶劉寶寧說,這“大喇叭”里的廣播內容,對農家人來說更直接有效。
劉寶寧:“廣播安上后,我們受益很大,在技術方面、天氣預報做相應的指導。致富節目挺好的,介紹別人的生財之道,對俺們也有新的啟發。”
得益于“村村響”工程,青銅峽全市近30個家庭農場和養殖園區都安裝了戶外音柱。農民可以一邊干活一邊收聽農技信息,黨中央的*新政策也時間傳遞到田間地頭。
農民對大喇叭廣播的需求,依然強烈
“村村響”工程也叫農村廣播“村村響”,主要傳送新的惠農政策,及時準確傳遞*新國家方針、科學有效指導農業生產、充分發揮應急指揮作用、豐富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廣播對當下農村地區來說,是有很強的生命力的。以為四川老干部說“老百姓看報紙不現實,像我們山區,勞務輸出大市,很多年輕人都打工去了,他會操作手機,但是留著老家的這一部分人不會操作手機,就只有通過喇叭這種很直觀的方式,用耳朵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