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王美娟
公司動態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助力重點項目研發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支撐服務。目前中關村掛牌開放實驗室已經從*初的8家迅速擴大到59家,涵蓋了軟件與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生物醫藥、能源環保、新材料等所有重點產業領域,初步形成了與中關村產業總體需求相對接的科研資源開放體系,極大地滿足了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層次的創新需求。截至目前,59家開放實驗室累計為首信科技、天地互連等1163家企業提供檢測、技術攻關和合作研發服務5602項;承擔國家、北京市技術創新和產業化項目575項;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成果轉移項目90項;與企業共建聯合研發機構57個,對于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產學研合作承擔國家重大項目
“這臺標注有‘MTS’的實驗儀器,可以對鋼鐵材料進行1000攝氏度,零下196攝氏度的溫度測試,專門用來測試鋼鐵材料在極高或者極低溫度狀態下的工作性能。”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這臺儀器正在為某企業承擔的西氣東輸管道生產項目進行材料測試,測試結果將對企業選擇原材料起到重要幫助。
類似這樣的開放實驗室與企業聯合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例子在中關村還有很多。據介紹,2008年,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初步建立國家重大項目聯合申報信息備案制度。在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十一五”期間重大科技項目計劃的基礎上,組織開放實驗室和應用型重點科研機構、產業聯盟、百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等,開展了項目合作意向申報和對接,共收到37個科研機構和92個企業意向聯合申報的項目138個,其中圍繞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主題和專項的有47項。
企業需要高水平的實驗室,研究單位則通過企業課題了解市場,這種產學研結合,有助于科技創新。中科院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海爾科化公司、博菲醫療器械公司等,聯合承擔國家科技助殘專項抗感染導尿管的研制項目,在殘奧會系列活動“2008中國福祉博覽會”上受到國內外多家康復中心的歡迎,達成多項殘疾人輔助器具、康復設備和護理用品產業化意向。而北航智能交通研究實驗中心與大用公司聯合承擔北京奧運智能管理與服務綜合系統項目,在城市管理服務奧運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106家科研機構組建信息網絡平臺
如果說企業和開放實驗室之間還只是“點對點”的合作,那么以100多家科研機構組建的“開放實驗室信息網絡平臺”則為產學研之間更為廣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2008年,中關村管委會委托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組織建設開放實驗室信息網絡平臺。該信息網絡平臺在大規模數據調研的基礎上,建立起中關村106家各類科研機構(包括36家開放實驗室、31家申請掛牌實驗室與39家非掛牌實驗室)基本情況、研發能力、合作項目、開放資源等基礎數據庫,搭建起科研機構、企業、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創新鏈各環節的供求和資源信息平臺,加強了實驗室與企業間的雙向溝通、咨詢與服務。該平臺已初步建成,4月10日開始面向社會開通運行。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信息網絡平臺,將建成全國*實用的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門戶網站。”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一改以往其它同類型網站的簡單羅列成果的方法,依靠的互聯網門戶技術提供大量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資訊。平臺中構建了豐富的數據庫,可以提供快捷的用戶查找功能,如59家掛牌開放實驗室和幾十家非掛牌實驗室的專家信息、檢測服務、合作需求等信息。此外,信息平臺還集成了留言、聊天室、視頻會議、電子郵件等溝通功能。注冊企業用戶和實驗室用戶可以以此為平臺進行項目洽談,足不出戶即可達成意向。這種在信息平臺中集成的溝通平臺在國內尚屬首創。
開放實驗室隊伍不斷壯大
針對當前企業創新對公共技術平臺服務的迫切需求,2008年,中關村把國家重點支持的具有行業權威、公共技術平臺供給能力強、企業化運作特征明顯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優先納入開放實驗室體系,重點培育此類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意愿和機制,引起了一大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關注,起到了很好的政策引導效應。
去年中關村共受理31家科研機構的掛牌實驗室申報,并分領域進行了專家評審。其中國家級工程中心與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4家,國家級認證中心3家,北京市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家,占當年申報總數的71%;申報掛牌實驗室中,有轉制院所5家,軍工院所5家,中科院系統與醫科院系統10家,占申報總數的65%。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擬于近期圍繞信息服務、能源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正式掛牌一批新的開放實驗室23家,以進一步擴大開放實驗室為技術企業的服務范圍、服務規模和覆蓋領域,促進開放實驗室工作體系的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