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drdzl"></font>

            <font id="drdzl"></font>

            <pre id="drdzl"><address id="drdzl"></address></pre>

              企業檔案

              • 會員類型:免費會員
              • 工商認證: 【已認證】
              • 最后認證時間:
              • 法人:
              • 注冊號:
              • 企業類型:生產商
              • 注冊資金:人民幣萬

              聯系我們

              聯系人:王美娟

              點擊查看聯系方式

              公司動態

              中科院領跑科研儀器創新

              點擊次數:171 發布時間:2009/5/4
              著名科學家王大珩先生曾說:“機器是改造世界的工具,儀器是認識世界的工具。”科學儀器的創新是實現科技原始創新*重要的手段,是開啟原始創新之門的“金鑰匙”。
               
                  而中科院實施創新工程以來,打造出一批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金鑰匙”。
               
                  據統計,迄今為止,約有1/3的諾貝爾物理和化學獎授予那些在測試儀器方面有重要創新的科學家。20世紀重大科學研究工程———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也與科學儀器的發展密切相關:計劃執行初期受分析測試技術的嚴重制約而進展緩慢,估計測序需30年才能完成。因此將重點轉移到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的研發,使測序的完成縮短到3年。
               
                  目前,我國在科學儀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對外依賴度過高。據統計,我國每年上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中,有60%是用于進口設備,高端科學儀器幾乎100%進口。進口分析儀器總額2004年已突破20億美元,且每年仍以30%的速度遞增。
               
                  由于我國科技基礎薄弱,因此不得不在相當長時期內跟蹤及仿制別國已經試制成功的技術裝備或產品。依靠進口儀器進行科學研究,已成為我國原始創新能力低于水平的重要原因。倘若滿足于跟蹤仿制,不僅擺脫不了落后的局面,而且我們的發展將被局限在別人走過的框框里。
               
                  中國科學院長期從事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研究,從“兩彈一星”、電子對撞機到6000米水下機器人,中國科學院研制的儀器在科研、經濟及國防建設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強調:“一種新儀器新裝備的誕生,往往是打開一個新方向新領域的關鍵橋梁。”創新工程建設期間,中國科學院加強了與科研裝備有關的科學研究工作,截至2006年底,中科院科學儀器自主研制項目從*初的每年8項增長到每年40多項,取得了一批優秀的科研成果。
               
                  力學所研制成功我國座用于超燃沖壓模型發動機的地面實驗裝置,打破了技術封鎖,使我國從只能進行發動機部件研究,拓展到整體發動機研究,為在國家層面部署超燃沖壓發動機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條件。
               
                  中國科技大學研制成功“納米光鑷系統”,是世界上臺包含有三個獨立光學微機械手的納米光鑷系統,對納米生物學領域深入研究活體細胞和生物大分子個體行為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主持研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譜儀”,使中國科學院在催化表面基礎研究領域處于前列。獲得催化界的獎勵“催化獎”,2005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5年該所又成功研制了世界水平的氫原子里德堡態飛渡時間譜-交叉分子束裝置,解決了上30多年來氟加氫化學研究中懸而未決的科學難題。
               
                  而“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替代昂貴的進口設備,將高科技用于環境水質監測;“瞬態紫外光電子能譜-飛行時間質譜儀”,用于大氣污染評估,能迅速提供給奧組委全部數據報告。這兩項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已經用于我國20多個城市的環境監測。
               
                  這些探索性的科學儀器研制,雖然規模有限,卻已在中國科學院相關的前瞻性科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鼓勵科技人員自主研發重要科學儀器,中科院推出了一系列激勵政策,制定《科學院科研裝備建設規劃》。中國科學院作為科技國家隊在科學儀器自主研制工作上必須起到“骨干”和“引領”作用,為在全國范圍推動科研裝備自主創新積累重要經驗。
               
                  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和納米科學的大發展,科學儀器與裝備正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從一定意義上說,誰掌握了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的科學儀器,誰就有了科技發展的優先權、人民健康的保障權、經濟交往中商業標準的制定權以及控制突發事件的主動權。因此,在競爭中*能有效陷對手于被動的手段就是使其喪失儀器設備的創新能力。
               
                  中央確定未來15年我國科技發展的指導方針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因此,加強科學儀器自主創新是中國科技必須跨出的一步。
               
                  看似“配角”實為“核心”

              相關產品

              script>
              国产三女人间水蜜桃叠罗汉_精品五月天六月花一区二区_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