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工業大省,工業基礎雄厚,在全省經濟體系中占比近三分之一,同時也要看到,山東省工業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工業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挑戰。2月1日,在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的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山東省委書記林武認為,山東省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穩中有進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工業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面臨全球產業深度調整、政策集成效應釋放、重大戰略疊加發力、經濟循環更加暢通、新增長點積厚成勢等諸多機遇,只要搶抓機遇,堅定信心、乘勢而上,就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工業經濟在新征程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林武強調,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是一項戰略性系統工程,必須集聚各類要素、匯聚各項政策、凝聚各方力量,拉高標桿、加壓奮進,形成大抓工業、齊抓工業的強大合力。一是要壓實工作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工業經濟發展擺到突出位置來抓,黨政主要領導要擔當“第一責任人”,親自過問、親自推動。二是要強化要素保障。深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讓“好馬吃到好料”,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工業。三是要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讓安商親商富商在齊魯大地蔚然成風。四是要加強督導服務。近期由山東省級領導帶隊到16市開展復工復產督導服務,“四進”工作隊要開展專項督導行動,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助力加速復工、增產增效。
林武指出,推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山東省工業經濟發展,總的要求是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將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在發展要求上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發展方向上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在發展動力上持續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各級各部門要提高站位、統一思想,科學把握形勢和任務,切實增強發展工業經濟的責任感緊迫感,不斷開創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近年來,山東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加強整體謀劃、統籌指導,出臺一批創新性政策措施,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解決一批行業企業面臨的突出矛盾問題,有效應對疫情沖擊等超預期因素,工業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增速實現領先,結構持續優化,保持了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林武認為,一季度是全年的“風向標”,在工業穩增長上開好局起好步,對于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必須扭住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搶進度、促生產,確保工業經濟“開門穩”“開門紅”。一要抓復工、促穩產達效。要對規上工業企業進行逐一分析,對尚未開工的企業要打通堵點難點,力爭盡快開工復產;對已開工的企業要引導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鼓勵有市場、有效益、有訂單的企業開足馬力、釋放產能。二要抓投資、促項目建設。2023年山東省市縣三級謀劃的15000個重點項目都要列出清單、責任到人,確保項目序時推進,特別是10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要爭取快推進、早建成、早達效。要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市縣和開發區要集中有限資源和力量,有針對性引進一批牽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三要抓技改、促產業升級。開展新一輪技改提級行動,建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庫,用足用好技改專項政策。四要抓市場、促供需對接。當前,市場需求不足對工業生產形成一定抑制作用。要優化政策,搭建平臺,做強品牌,多措并舉拓市場,促進工業品供需有效對接。五要抓管理、促降本增收。要引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現代管理人才,運用先進管理模式,切實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業。
林武表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工業是龍頭、是脊梁。必須聚力提質增效,加快建設制造強省、數字強省,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一要加力科技創新,提升自立自強水平。聚力搭建創新平臺,聚力突破創新技術,聚力引育創新人才,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二要加力轉型升級,提升產業能級水平。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集中做強先進制造業。山東省確定的11條標志性產業鏈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各位“鏈長”要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做好強鏈補鏈穩鏈工作,決不能“掉鏈子”。三要加力數字賦能,提升數實融合水平。統籌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和治理服務數字化,為工業高質量發展插上“數字翅膀”。四要加力節約集約,提升資源利用水平。必須下決心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做好“加減法”,堅決把高耗能、高排放、能耗大戶的產品消耗水平減下來,切實降低萬元GDP能耗水平,為新上優質高效項目增加指標和空間。要做好“評價”“循環”“挖潛”文章,提高工業領域資源整體節約集約水平。五要加力減污降碳,提升綠色低碳水平。謀劃實施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制定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狠抓“源頭”控碳、“過程”減碳、“末端”降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開發區是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必須發揮好主力軍作用。要做大主導產業,自我加壓、強化經濟產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要對開發區實施分類管理,健全完善評價體系,充分調動發展積極性,使開發區真正成為最具效率、最具活力的地方。”林武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