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至16日,2024“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甘肅蘭州召開。
本次研討會以“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與消納”為主題,圍繞沙戈荒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新型電力系統規劃建設與安全穩定運行、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等議題展開,探討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路徑,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張世珍指出,學術交流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催化劑”,當前,甘肅省委省政府正在扎實推進強科技行動,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迫切需要各類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的強有力支撐。希望各位院士專家提出具有針對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為甘肅省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推進甘肅省乃至全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潘慧敏認為,新能源作為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對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深入探討新能源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孫正運表示,隨著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科技迅猛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入關鍵時期,進一步加強新質生產力在能源領域的深度應用,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成為時代使命。
“甘肅新能源裝機主體地位已經形成,新型電力系統‘雙高’‘雙峰’特征將首先在甘肅凸顯,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非常生動的實踐案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康重慶指出,希望各位與會代表深入探討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路徑,為提升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創新能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舉辦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為甘肅新能源發展問診把脈、開方指路,恰逢其時、風光無限。”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林一凡希望,各位院士專家立足西北電網“總樞紐”、西電東送“主通道”、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重基地”發展定位,集聚優勢資源,深化科技創新,破解技術難題,共同做好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提供安全可靠清潔低碳的能源保障。
研討會期間,啟動了2024年甘肅省學術年會暨“隴企之光”新質生產力賦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成果展,并開展特邀院士報告、專家主旨報告、圓桌對話會等多項活動。